天安字典

《水晶笔架》

时间: 2025-05-25 05:56:35

诗句

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6:35

原文展示

水晶笔架
作者: 张翥 〔元代〕

三峰近列砚池头,
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
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
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
策勋毕竟是谁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笔架的景象。三座高峰紧挨着砚池,阳光照耀下,书房显得格外耀眼。冰冷的山谷里,寒夜中龙独自休息;雪山上春暖花开,兔子成群游玩。彩色的毛笔倚靠在书阁上,功名应该随之而来,但银管的价值却尚未实现。另有一件新琢的珊瑚作品,那么,究竟是谁得到了这份荣耀呢?

注释

  • 三峰:指三座山峰,形容周围的环境。
  • 砚池:砚台的水池,用于研墨。
  • 光照文房:光线照耀着文房,即书房。
  • 冰壑:冰冷的山谷。
  • 龙独卧:龙在寒夜中独自休息,寓意孤寂。
  • 兔群游:春暖时分,兔子们在雪山上嬉戏。
  • 彩毫:彩色的毛笔。
  • 银管:指笔管或其他文具。
  • 珊瑚新琢样:新雕琢的珊瑚,象征艺术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水晶笔架》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文化艺术仍然在传承中发展。诗人通过描绘文房之物,表达对书法、文人的崇敬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晶笔架》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文房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开篇的“三峰近列砚池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引出了文房的意象,暗示了书法艺术的高雅与清新。接下来的“冰壑夜寒龙独卧”与“雪山春煖兔群游”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冷暖变化,也暗示了人们在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与欢愉。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尽管才华横溢,却不能立刻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回报。结尾的“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则引发对艺术价值和创作成就的思考,真正的艺术成就究竟归属于谁,留下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峰近列砚池头:描述了三座山峰与砚池的近距离关系,暗示书法艺术的自然环境。
  2. 光照文房烂不收:阳光照耀文房,显现出书房的光辉与温馨。
  3. 冰壑夜寒龙独卧:寒冷的夜晚中,龙在冰冷的山谷中独自休息,象征孤独与思考。
  4. 雪山春煖兔群游:春天的暖意带来了生机,兔子们在雪山上欢快游玩,象征生命的活力。
  5. 彩毫倚阁功应就:毛笔倚靠在阁楼上,暗示创作的成果应该随之而来。
  6. 银管依栖价未酬:笔管的价值尚未实现,反映出对艺术成就的渴望与追求。
  7. 别有珊瑚新琢样:提到新雕琢的珊瑚,象征艺术作品的精致与独特。
  8. 策勋毕竟是谁优:思考艺术的真正价值,质疑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与“兔”象征不同的艺术境界和创作状态。
  • 对仗:如“冰壑夜寒”与“雪山春煖”,加强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与追求,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人生与艺术的理解,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与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峰:象征稳定与雄伟,代表自然的力量。
  • 砚池:象征文房,体现书法艺术的传统。
  • 龙、兔:分别象征孤独的艺术家与活泼的创作灵感。
  • 彩毫、银管:象征文具,代表艺术创作的工具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晶笔架》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冰壑夜寒龙独卧”中“龙”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孤独与思考
    • C. 荣耀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彩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毛笔
    • C. 书法
    • D. 画笔

答案

  1. C. 元代
  2. B. 孤独与思考
  3. B. 毛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静夜思》
李白以月光和思乡之情为主题,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美好。与张翥的《水晶笔架》相比,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了情感,而张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来反映内心的追求。

《鹿柴》
王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张翥更侧重于文房与艺术的结合,反映出时代的不同与诗人思考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题莲华壁间 题窗间 宿严濑 宿水陆寺 宿横溪桥 宿灌头 诉董寺丞 送周魁 送赵右秋二首 送赵右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晩西 支农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眼尖手快 应时而生 易月 认死理儿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飠字旁的字 干开头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伐矜 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提土旁的字 槮梢 断雨残云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