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9:30
长春花 其三
作者: 徐积 〔宋代〕
一谢芳菲更不还,
谁何娇步独盘桓。
虽于物态为难有,
却是时情总易阑。
日晒香肌难避暑,
雪濡粉面亦禁寒。
等閒莫使人知处,
长与诗家醉后看。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花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感叹春花一旦凋谢便不再回来,谁会在此时独自徘徊呢?尽管在物质上难以拥有长久的美丽,但情感上却常常受到时光的侵扰。阳光炙烤着娇嫩的肌肤,雪水浸湿了粉嫩的面颊。希望不要让世人知晓这些隐秘的苦楚,愿与诗友们在醉酒之后共赏春花的美丽。
徐积(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仕途不显,但在诗文上有一定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花草、时节为题材,蕴含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用春花作为题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徐积的《长春花 其三》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以长春花为引子,通过对花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开头两句“一谢芳菲更不还,谁何娇步独盘桓”,表达了春花凋谢之后再也无法复返的惋惜,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着,诗人提到“虽于物态为难有,却是时情总易阑”,在这里,物质的美丽虽难以长久,但情感却总是受到时间的影响,这种深刻的思考引人深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日晒香肌难避暑,雪濡粉面亦禁寒”描绘了春花娇嫩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对生存的挑战。这种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感情深度。
最后两句“等閒莫使人知处,长与诗家醉后看”则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诗人依然希望与友人共饮畅谈,享受当下的美好。整首诗在清淡中透出一丝忧伤,既有对美的追求,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花色
C. 美丽的事物
D. 以上皆是
诗人希望“等閒莫使人知处”是出于什么心态?
A. 傲慢
B. 自卑
C. 隐秘
D. 享受
诗中提到的“日晒香肌难避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美好
B. 无奈
C. 欢愉
D. 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