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24
白头四十未逢知,
锻石裨天已后时。
正好中行求独复,
岂能上施学颠颐。
生荣死辰如观火,
吉去凶来莫问龟。
若有名山归便隐,
一编周易是吾师。
年过四十,仍未遇到知己,
如同锻造的石头,难以在这时光中突显。
恰好在路中寻求独立的复苏,
怎能在世俗上依赖他人的教诲。
生与死如同观看火焰般短暂,
吉祥和凶险的来去,无需去问龟卜。
若能归隐于名山之中,
《周易》便是我最好的老师。
作者介绍: 陈襄,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心理状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年过四十之际,正值人生的中年期,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出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索。
《白头》这首诗以四十岁为切入点,描绘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知己的渴望。诗人以“白头”自喻,感叹年华已逝,仍未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显示出一种对孤独的深刻体验。紧接着“锻石”一语,暗示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仿佛在说即使再努力,命运的安排依旧难以预测。
接下来的“正好中行求独复”,诗人表达了在生活的旅途中追求独立和复兴的决心,反映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后面的“岂能上施学颠颐”则是对世俗教条的不屑,强调个人的思考与独立的重要性。
“生荣死辰如观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生与死如同火焰般瞬息万变,令人警醒。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周易》是最好的指导,隐含着对简单、清净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老当益壮”的气概,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对生命的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对真理与智慧的追求。
诗词测试:
陈襄是哪一代的诗人?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生荣死辰如观火”这句诗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