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3:20
青玉案·东门杨柳空盈路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东门杨柳空盈路。系得征鞍能驻不。
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
行人去后如何处。去向天边簉鵷鹭。
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东门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路空旷而盈盈。
系好马鞍,能否停下来片刻?
刚刚经历过一场细雨,暗绿的枝头愈加显得清新。
柔软的柳丝千条,百啭的黄莺,似乎都在怨恨行人离去。
行人离去后又将何去何从?
向着天边的鹤与鸥飞去。
瑶管与琼台上,充满了高雅的趣味。
花砖上稳稳的坐着,玉阶上走得阔步,是否还会在意人间的尘土?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赵长卿的游历之际,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游子和离别的普遍情感。
《青玉案·东门杨柳空盈路》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词作,表达了对离别和归属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东门杨柳”引入,杨柳的柔美与空旷的路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离别之痛。词中“系得征鞍能驻不”,表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无奈与惆怅,似乎在询问是否可以停下脚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随着词意的发展,描绘了经过细雨洗礼的柳树,暗绿的色彩愈加鲜明,似乎在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然而,柔丝千尺与乳莺百啭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怨愁,仿佛在诉说着行人离去的无情。行人去后如何处,更是引发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最后,词人以“瑶管琼台多雅趣”总结,似乎在提醒自己,尽管人间尘土难免,但高雅的趣味与生活仍值得追求。这种情感的转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离愁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开,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东门杨柳”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系得征鞍能驻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离别的无奈
B. 归乡的欢乐
C. 旅行的兴奋
D. 生活的满足
诗中提到的“乳莺”象征什么?
A. 离别
B. 青春与生命
C. 旅行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