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23
春景 鸟散馀花落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
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
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
不应红颤雨,犹似暗沾裾。
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
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
春天的景色在风雨过后显得格外清冷,树枝已经变得稀疏。鸟儿因为纷飞而散去,花瓣因惊恐而落下。冲天的雨水不知道飞向何处,流淌的声音仿佛一闪而过。红花在雨中颤动,似乎暗暗沾湿了衣裳。青色的树叶像是怀疑弹雀,红色的桃花借着渔网。开元宫似乎更遥远了,王母的信寄给了谁呢?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夏秋冬的景象。
此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雨过后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反映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春景 鸟散馀花落》是一首描绘春天雨后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春天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常。开头两句“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便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场景,风雨的冲击使得树枝显得稀疏,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下来的“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不仅描绘了鸟儿因惊恐而飞散的画面,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正在悄然流逝。诗人用“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来表现对大自然的思考,流水的声音如同时间的流逝,无法停留,只能匆匆而过。
在意象方面,诗中“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传达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青色的树叶仿佛在怀疑周围的事物,红桃花则借着渔网的姿态,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则引发了对理想和归属的思考,开元宫象征着美好的理想,而王母寄信的意象则使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与疑问,流露出一丝惆怅。这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蕴含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变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事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中“风雨欺人后”是什么意思?
“开元宫更远”中的“开元宫”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桃借网鱼”用来表现什么?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虑,而刘辰翁的《春景》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在春天的背景下,反映出不同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