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41
三个与四个,七个与八个。数目甚分明,无人数得过。既是数目分明,为甚麽无人数得过。道士著白襕,且非真措大。
这首诗提到“三个和四个”以及“七个和八个”,这些数字非常明确,但没有人能超越这些数字。既然数字如此分明,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超越它们呢?诗中还提到道士穿着白色道袍,并不是在真心实意地表达什么。
释宗杲,宋代高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其在禅宗方面的造诣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禅理为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社会对数字、理性和宗教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映了当时文化对数字和道理的关注。
《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数字对比,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数字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三个与四个、七个与八个的对比,虽然看似简单,却引发了对更深层次真理的追问。数字的明确性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无人数得过”则揭示了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常常受到自身认知的局限。
在描述道士穿白襕的意象时,诗人巧妙地将宗教信仰与世俗认识结合在一起,暗示道士的外表和内心可能存在的矛盾。道士的白袍象征着纯洁与超脱,但“且非真措大”的语气则流露出对表面现象的质疑,提示读者在追求真理时应保持警觉。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思想,既有数字的理性,也有对人性和宗教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三个与四个,七个与八个。”
“数目甚分明,无人数得过。”
“既是数目分明,为甚麽无人数得过。”
“道士著白襕,且非真措大。”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及其局限性,呼吁人们在面对表象时更要深入思考。
这首诗中的数字象征什么?
道士穿白襕象征什么?
可以将释宗杲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李白的诗中强调享乐与豪放,而释宗杲则更加关注灵性与哲学的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