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时间: 2025-04-26 10:30:45

诗句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5

原文展示: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白话文翻译:

猿猴已在林中归去,疲惫的马儿刚刚解开缰绳。
心中空灵而又饱含新得,境界熟悉如梦中的思念。
江边的鸥鸟渐渐驯服聚集,渔夫也已归往自己栖息的地方。
南边的池塘绿藻遍生,北面的山岭紫色竹笋长成。
提着水壶的我,怎会只顾饮水,闲聊时常见到美好的话语。
春江有美好的诗句,我醉倒在茫茫的天地之间。

注释:

  • 穷猿:形容猿猴在山林中游荡,最后归于林中。
  • 疲马:指疲惫的马,表示放松的状态。
  • 心空饱新得:心中空灵而充满新鲜的感受。
  • 蜑叟:指船夫或渔夫,回到自己的家乡。
  • 绿钱:指水面上的水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紫笋:指紫色的竹笋,表示丰收的季节。
  • 提壶岂解饮:提着水壶的我,似乎不只想喝水。
  • 渺莽:形容广阔而深远的感觉,表现出酒醉后的迷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坎坷,曾因政治原因多次贬谪,但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创作了大量诗文,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是苏轼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回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是在他贬谪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六首》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穷猿”和“疲马”描绘出一种归隐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将心灵的空灵与新得的感悟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渔夫回归的场景更是让人在纷扰的世俗中感受到一丝安宁。

南池的“绿钱”和北岭的“紫笋”交相辉映,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在诗中跃然纸上,映射出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最后两句“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不仅表达了诗人饮酒后的醉意,也暗示了他在迷醉中感悟到的生活哲学——不只是在表面享受,而是在每一个瞬间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猿既投林:猿猴在树林中归去,暗示归隐或逃避。
  2. 疲马初解鞅:疲惫的马刚刚放松,象征放下负担。
  3. 心空饱新得:心中空灵而又充满新感受,表达内心的宁静。
  4. 境熟梦余想:环境熟悉,梦中的思绪萦绕,表现思乡情怀。
  5. 江鸥渐驯集:江边的鸥鸟逐渐聚集,展现自然的安宁。
  6. 蜑叟已还往:渔夫回归,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7. 南池绿钱生:南池的绿草繁茂,象征生机。
  8. 北岭紫笋长:北岭竹笋长成,表现丰收的季节。
  9. 提壶岂解饮:提着水壶的我,似乎不只想喝水,暗示思考。
  10. 好语时见广:在闲聊中发现美好话语,表达生活的深刻。
  11. 春江有佳句:春江边有美丽的诗句,代表灵感的涌现。
  12. 我醉堕渺莽:我醉倒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表现迷惘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空饱新得”比喻内心的宁静。
  • 拟人:如“江鸥渐驯集”,赋予鸥鸟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闲适中领悟生活的哲理,情感基调宁静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猴:象征自由和归隐。
  • 疲马:象征放下负担,追求内心的宁静。
  • 江鸥: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绿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紫笋:象征丰收的季节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疲马”是指什么?

    • A. 疲惫的马
    • B. 健壮的马
    • C. 小马
  2. “提壶岂解饮”意指什么?

    • A. 只顾喝水
    • B. 有更深的思考
    • C. 不饿了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忧伤
    • B. 乐观
    • C.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强调田园的宁静与自足,而苏轼则在此基础上展现更深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 细读苏轼的诗词集。
  2. 《陶渊明研究》 - 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与作品。
  3.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系统学习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五十初度 临江仙 甡翁归自邢台,偕晓川兄过访 临江仙 送春,和陈简斋韵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 临江仙 记梦 临江仙·辛卯,一九五一年 临江仙 其三 徐东建纳姬,自题临江仙词,即用其原调并韵嘲之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张惶失措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門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糸字旁的字 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骄稚 釒字旁的字 歉绌 狼奔鼠窜 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肾脏 酉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典章文物 遵养时晦 声纳 汾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