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8
新春阶下笋芽生,
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
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
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
鬓间秋色两三茎。
春天刚来,台阶下的笋芽开始生长,
厨房里冰霜剁碎了旧罂粟。
时常绕着麦田寻找野菜,
勉强在僧舍里煮些山间的羹汤。
如果园子没有雨水滋润,又何必叹息呢?
我与时局不合,只好退耕休耕。
想要看年华的变化,自有它的去处,
但我鬓角的秋色已经显现出两三根白发。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及社会时事,作品在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时值久旱,农作物歉收,诗人借种菜之事抒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局和自身境遇的无奈。
苏轼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通过描绘种菜的景象,传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整首诗的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诗中“新春阶下笋芽生”一语,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厨里霜虀倒旧罂”则反映出生活的困苦,暗示着年景的凶险与不如意。
“时绕麦田求野荠”表达了诗人不得不依靠野菜维持生计的无奈,这里反映出一个农人的艰辛与对生存的渴求。而“强为僧舍煮山羹”则将这种无奈再次升华,表现了人在逆境中仍试图寻找一点温暖与慰藉。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我与时代的关系。“园无雨润何须叹”一语,直接表明了他对时局的无能为力,接着“身与时违合退耕”则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最后两句“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不仅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接受。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生活哲学与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人生活的艰辛与对时局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思考与无常的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春阶下笋芽生”是什么意思?
A. 春天来了,竹笋开始生长
B. 冬天结束了,万物复苏
C. 竹子开花了
D. 以上都不对
“厨里霜虀倒旧罂”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生活的困苦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野荠”是指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一种野菜
C. 一种花
D. 一种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