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噉笋》

时间: 2025-04-26 05:26:22

诗句

自从孤竹夷齐死,清节何人萃一门。

惟有此君无俗韵,至今风味属诸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2

原文展示:

自从孤竹夷齐死,
清节何人萃一门。
惟有此君无俗韵,
至今风味属诸孙。

白话文翻译:

自从孤竹和夷齐去世之后,
清白节操还有谁能集聚一门呢?
唯有这位君子没有世俗的韵味,
至今的风味依旧属于他的后代。

注释:

  • 孤竹:指的是古代的隐士,可能是指某位有名的隐士,象征高洁的节操。
  • 夷齐:古代名士,寓意高洁的品德。
  • 清节:指清白的节操。
  • 何人:意为“谁”。
  • 萃一门:聚集在一个门第中,指的是德行高尚的人。
  • 此君:指代诗中所赞美的君子。
  • 俗韵:指世俗的风气或品味。
  • 风味:指其独特的风范或气质。
  • 诸孙:指后代子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明,号澄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动荡时代,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高洁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心境的沉淀之时,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与对当下世俗风气的失望。诗中所提及的孤竹和夷齐都是象征性的人物,表达人们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噉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古代隐士精神的追忆和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孤竹夷齐”,这两位人物都是古代的典范,象征着卓越的品德与清白的精神。随着他们的离去,作者感叹如今的清白节操何在,显然对当下社会的风气感到失望。

接下来的“惟有此君无俗韵”,作者将目光聚焦于一位君子,表明在当今世俗化的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不屈从于世俗风气之人的高洁气质。最后一句“至今风味属诸孙”,更是表达了对这种高洁精神的延续与传承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从孤竹夷齐死:引入古代有名的隐士,表明高洁品德的消失。
  2. 清节何人萃一门:问世上还有谁能够集聚这样的清白节操,流露出对当下的失望。
  3. 惟有此君无俗韵:称赞一位君子,强调他与众不同的清白气质。
  4. 至今风味属诸孙:表达对其精神和风范在后代延续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品德对比,突出高洁与俗世的差异。
  • 象征:孤竹、夷齐象征理想人格与清白节操。
  • 反问:通过反问形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当代世俗风气的批判,强调了理想人格的稀缺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竹:象征孤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 夷齐:象征清白和高洁的品德。
  • 君子:代表追求理想道德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竹”与“夷齐”象征什么? A. 世俗风气
    B. 高洁的品德
    C. 生活的苦闷

  2. “至今风味属诸孙”意指什么? A. 传统的消失
    B. 高尚精神的延续
    C. 时代的变迁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欢愉
    B. 失望与期望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姜特立的《噉笋》更为内敛,前者表现出豪放与奔放,后者则透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名作解析》

相关查询

寄袁守廖献卿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其七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二月二日晓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 劝交代张和父酒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从舅氏李公择将抵京辅以归江南初自淮之西犹未秋日思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据 用字旁的字 执迷不返 避藏 实收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艮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六韬三略 煮粥焚须 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才短驭 此事体大 秃宝盖的字 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袤广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