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范文正公上执政书靖康之祸正以人不知兵》

时间: 2025-04-26 04:39:10

诗句

经籍尽焚秦室乱,孙吴有禁本朝危。

圣贤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0

读范文正公上执政书靖康之祸正以人不知兵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经籍尽焚秦室乱,
孙吴有禁本朝危。
圣贤文字初何罪,
群小盈庭事可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秦朝的书籍被焚毁,正是因为内部的混乱,导致了国破家亡;而孙吴时期的禁令在当时也使得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圣贤的文字和思想究竟有什么罪过呢?如今的小人充斥于朝廷,令人感到悲哀。

注释:

  • 经籍: 指儒家经典书籍。
  • 秦室乱: 秦朝的动乱和覆灭。
  • 孙吴: 指三国时期的孙权与吴国,历史上有对文化与思想的控制。
  • 圣贤: 指古代圣人和贤人,他们的著作和智慧。
  • 群小: 指小人、权臣,贬义,指那些不具备高尚品德的人。

典故解析:

  • 秦室: 指秦朝,因其暴政和焚书坑儒而声名狼藉。
  • 孙吴有禁: 三国时期,孙权采取过一系列文化控制措施,以维护统治稳定。
  • 靖康之祸: 指北宋时期因金朝侵略而导致的国家覆灭,象征国家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士元,号静斋,生于宋代,因其才华和对时事的敏感而闻名。他的诗多抒发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对靖康之祸后国家动荡不安的反思,表达了对书籍与文化被毁的忧虑,以及对当权者的讽刺与不满,反映了社会的悲哀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内涵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警醒和对现实的反思。开篇以“经籍尽焚”揭示了文化的毁灭,秦朝的历史教训在此凸显,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中间的“圣贤文字初何罪”,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质疑,表达了对智者与书籍被贬低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一句“群小盈庭事可悲”则是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无情揭露,显示出诗人对小人当道、贤良被弃的愤懑。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历史的反思,引发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用历史的悲剧警示后人,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和小人政治的危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经籍尽焚秦室乱”意指文化的毁灭与历史的悲剧。
    • “孙吴有禁本朝危”表明文化控制导致国家的危机。
    • “圣贤文字初何罪”质疑对文化的惩罚。
    • “群小盈庭事可悲”则抨击当权者的腐败与小人的横行。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意。
    • 反问: “圣贤文字初何罪”用反问的方式深化了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警示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政治腐败的痛心疾首,强调小人当道的悲剧性。

意象分析:

  • 经籍: 文化的象征,代表智慧与道德。
  • 秦室: 代表历史的悲剧与教训。
  • 群小: 代表政治的腐败与混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籍”指的是什么?
    A. 诗歌作品
    B. 经典书籍
    C. 历史文献
    答案: B

  2. “群小盈庭”中的“群小”指的是哪类人?
    A. 圣贤
    B. 小人
    C. 百姓
    答案: B

  3. 该诗表达了对哪个历史事件的反思?
    A. 靖康之祸
    B. 秦朝的灭亡
    C. 三国演义
    答案: A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诗词鉴赏词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与钱玄智泛舟诗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八声甘州·天成铁路 九曲 月下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夏日读史有所哀而纪之 喜香甫至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一 和舍弟惟和对雪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类结尾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眩疾 旧病难医 骄佚奢淫 译人 魚字旁的字 强渡大渡河 米字旁的字 一钱不名 疋字旁的字 偏越 短平快 见结尾的成语 应天承运 错综变化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