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3:50
一萼红五首 其四 桃花夫人庙
作者:史承谦 (清代)
楚江边。旧苔痕玉座,灵迹自何年?
香冷虚坛,尘生宝靥,千秋难释烦冤。
指芳丛飘残清泪,为一生颜色误蝉娟。
恩怨前期,兴亡闲梦,回首凄然。
似此伤心能几?叹诗人一例,轻薄流传。
雨飒云昏,无言有恨,凭栏罢鼓神弦。
更休题章台何处,伴湘波花木暗啼鹃。
惆怅明珠翠羽,断础荒烟。
在楚江边,旧日的苔痕依稀在玉座上留下,灵魂的踪迹又是何年留下的呢?
香气在虚无的坛上冷却,尘埃覆盖了宝贵的面容,千秋岁月难以解开那心中的烦恼与冤屈。
我指着芳丛,清泪飘落,为了这辈子的美好容颜而误了蝉娟的颜色。
恩怨在前期,兴亡成了无聊的梦,回首往事令人凄然。
像这样的伤心又能有几何呢?叹息诗人也只是一个例子,轻薄的名声流传。
在雨声与云昏中,无言的恨意,凭栏而立,停下了鼓声。
更不必问章台在哪里,伴着湘江的波涛与花木,暗中啼叫的杜鹃。
惆怅如明珠与翠羽,断续的烟雾飘渺。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常在作品中表现对历史、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桃花夫人庙,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伤,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桃花夫人庙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惆怅。开篇以“楚江边”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旧苔痕和灵迹的提及,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更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反复出现的“香冷虚坛”与“千秋难释烦冤”,表明了对爱情与名声的深刻反思与无奈,似乎在呼唤着某种失落的情感。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带有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力感。最后几句的“惆怅明珠翠羽,断础荒烟”则以强烈的视觉意象结束,暗示着美好与希望的失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邃,充分展现了史承谦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冷虚坛”象征什么?
诗中“惆怅明珠翠羽”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