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4:24:01

诗句

画船摇桨荡晴波,步障围风踏软莎。

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

不知酒与愁成敌,长恨花为病作魔。

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1

原文展示: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 杨基 〔明代〕 画船摇桨荡晴波,步障围风踏软莎。 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 不知酒与愁成敌,长恨花为病作魔。 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白话文翻译:

彩绘的船儿摇动着桨,在晴朗的水面上荡漾,步障围住风,踩在柔软的莎草上。 箫鼓声响起,惊飞了黄鸟,穿着华丽的人们比白鸥还要多。 不知道酒和忧愁是否成了对手,长久以来,花儿似乎因病而变得魔幻。 回头望去,六桥周围长满了青草,水光山色的景致近来如何呢?

注释: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晴波:晴朗的水面。
  • 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挡风尘的帷幕。
  • 软莎:柔软的莎草。
  • 箫鼓队:指乐队。
  • 绮罗人:穿着华丽的人。
  • 六桥: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

诗词背景:

杨基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是他在春日寄给友人王允原的,通过描绘春日景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船、步障、箫鼓、绮罗人等元素,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生机。诗中“不知酒与愁成敌”一句,巧妙地将酒与愁相对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结尾的“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则流露出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首联描绘了春日的水上景象,画船摇桨,晴波荡漾,步障围风,踏软莎,生动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舒适。
  • 颔联通过箫鼓队和绮罗人的对比,突出了春日的热闹与繁华,黄鸟被惊飞,白鸥相比之下显得稀少。
  • 颈联以酒与愁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酒能解愁,但愁却如影随形。
  • 尾联回首六桥,青草遍地,水光山色,表达了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与愁成敌”,将酒与愁比喻为对手。
  • 拟人:如“花为病作魔”,将花拟人化,赋予其病态和魔性。
  • 对仗:如“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通过对比和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画船、晴波:展现了春日的水上景象,宁静而舒适。
  • 箫鼓队、绮罗人:突出了春日的热闹与繁华。
  • 酒、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六桥、青草、水光山色:表达了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画船”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船 B. 装饰华丽的船 C. 渔船 D. 战船

  2. “不知酒与愁成敌”一句表达了什么? A. 酒能解愁 B. 酒与愁是对立的 C. 酒与愁是朋友 D. 酒与愁无关

  3. 诗的结尾“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感慨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其他诗作,如《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二》,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 其他明代诗人的春日诗作,如高启的《春日》,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杨基的《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与高启的《春日》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春日的景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但风格和用词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杨基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登岳阳楼 落花 风雨 北青萝 凉思 喜见外弟又言别 送友人 渡荆门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靡滥 浮想联翩 犬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罪门 有志竟成 彩色 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步线行针 大功告成 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众啄同音 祖率 一吹一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