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

时间: 2025-05-06 08:24:08

诗句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

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

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

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

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

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4:08

原文展示: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
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
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
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
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
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督邮驱逐彭泽,今日的督邮关心昌国。
不让我自己赋诗归去,反而以新诗寄托祖国的风情。
打开信封,墨迹湿润,雨蒙蒙中,细细品读字字句句都蕴含清风。
在尘埃中三年,心情已然昏塞,唯有听到妙语才让我清醒。
将诗带回柴桑的茅屋,挂在其中成为美好的谈资。
这不仅让我惊叹陶渊明的才华,也让我对当年的督邮感到惭愧。

注释:

  • 督邮: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这里指代地方官员。
  • 彭泽:指的是陶渊明,曾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
  • 归去来: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为辞官归隐。
  • :信封,古时用以装信的物品。
  • 墨湿:墨水湿润,指刚写好的诗。
  • 尘埃三载:经历了三年的尘世生活。
  • 柴桑:指陶渊明归隐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阮对当时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反思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王阮的《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不仅是一首古诗,更是对古今官场与隐逸思想的一次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督邮与今日的督邮,揭示了官场的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开头两句,王阮以“昔之”和“今之”对比,引出对不同官员的不同态度,体现出一种对理想官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细腻,通过“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在雨中品味文字的清新感受,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尤其是“尘埃三载”的描写,展示出作者在世俗中的迷茫与孤独,唯有“妙语”能唤醒他沉睡的心灵。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归隐之地的美好与对陶渊明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年督邮的惭愧,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认知。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展现了王阮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之督邮逐彭泽:回顾历史,昔日的督邮对陶渊明的逐出,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今之督邮眷昌国:如今的督邮关心昌国,暗示现实的变化与责任。
  • 不令自赋归去来:不让我自己写诗归隐,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更以新诗祖行色:以新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情。
  • 开缄墨湿雨蒙蒙:打开信封,湿润的墨迹在雨中,画面生动。
  • 细读字字含清风:品读字句,感受其中的清新气息。
  • 尘埃三载足昏塞:经历三年世俗生活,心灵感到迷茫。
  • 一听妙语还醒忪:听到美妙的言辞,才感到清醒。
  • 持归柴桑有茅舍:将诗带回家,茅屋成为精神寄托。
  • 揭之其间作佳话:在茅舍中谈论这些诗句,增添生活情趣。
  • 非惟可诧陶渊明:不仅令人惊叹陶渊明的才情。
  • 亦愧当年督邮者:对昔日督邮的惭愧,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之”和“今之”对比,强调时间的变化与心境的不同。
  • 拟人:将诗句中的字词拟人化,表现出对文字的深情。
  • 意象:诗中反复出现的“雨”、“墨湿”、“清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督邮:象征权力与责任的角色。
  • 彭泽:陶渊明的象征,隐逸与理想的化身。
  • 清风:代表自然与精神的清新。
  • 雨蒙蒙:象征迷茫与不确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督邮”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诗人
    • B. 官员
    • C. 隐士
  2. 诗人对陶渊明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嫉妒
    • C. 漠视
  3. 诗中“尘埃三载”是指?

    • A. 生活的烦恼
    • B. 学习的时间
    • C. 游历的经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王阮在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上有共同之处,但王阮更突显对现实官场的无奈与反思。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决心。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陶渊明全集》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三 凉意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镫下集诗牌字四首 其三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四首 其二 浣溪沙·庚申人日,三次图字韵 浣溪沙·吴唐英红杏花时句,余最爱之。别京都八年矣,枨触旧游,寄慨于言 浣溪沙 题仲莹画 浣溪沙 与屏兄夜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耿耿在怀 雉尾藏 儿字旁的字 绵花 雨字头的字 行字旁的字 包含焦的词语有哪些 喘月吴牛 三点水的字 大项 囹圄生草 八结尾的成语 阳爻 令开头的成语 冤开头的成语 痼疾烟霞 提手旁的字 肉袒膝行 支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