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崔邠拾遗》

时间: 2025-04-27 12:09:56

诗句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

石建每闻宗谨孝,

刘歆不敢衒师儒。

谏修郊庙开宸虑,议按休征浅瑞图。

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9:56

送崔邠拾遗

作者: 卢纶 〔唐代〕

原文展示: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
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
谏修郊庙开宸虑,议按休征浅瑞图。
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白话文翻译:

清澈如玉的壶,毫无瑕疵,晨曦中乘着华丽的车子向天边而去。
石建每次听闻宗室的尊严与孝道,刘歆也不敢在师道面前自夸。
谏议修建郊庙,以慎重的态度考虑朝政,讨论休战与征战的浅薄图谋。
如今行车出门又会是何人呢?在辕门下垂白的,竟是一个无知之人。

注释:

  • 皎洁: 明亮、洁白。
  • 清玉壶: 比喻高洁的品性或理想。
  • 华幰: 华丽的车舸。
  • 天衢: 天上的道路,喻指前途或名利之途。
  • 石建、刘歆: 典故中的人物,分别指代尊重礼法和文人的道德标准。
  • 郊庙: 祭祀的庙宇,象征国家的祭祀与政治。
  • 休征: 停止征战;瑞图: 好的兆头与计划。
  • 辕门: 车门,象征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景仁,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朋友间的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士人纷纷投身仕途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崔邠的送别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卢纶的《送崔邠拾遗》以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政治隐喻著称。诗中开头用“皎洁无瑕清玉壶”描绘了崔邠的高洁品德,令人印象深刻。接着通过石建与刘歆的典故,提醒世人对待礼法与道德的尊重,让人反思当下士人的行为。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政治的冷静思考,提及修建郊庙和休征的议题,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对朋友未来的希望。最后一句“辕门垂白一愚夫”,不仅是对崔邠的调侃,也暗含了对当今社会中无知者的无奈与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既有道德的深思,也有对友人的真诚祝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首句通过美好意象强调崔邠的品德。
    2. 典故引入,说明士人应有的谦卑与尊重。
    3. 提及国家大事,表现政治上的忧虑。
    4. 以“愚夫”收尾,既是对崔邠的调侃,也是对无知现象的批判。
  •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玉壶”比喻崔邠的品行。
    • 对仗: 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 通过历史人物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以及对无知者的讽刺,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清玉壶: 象征高洁理想。
  • 华幰: 象征名利与前途。
  • 郊庙: 象征国家祭祀与政治。
  • 辕门: 象征出行与人生道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华幰”指的是什么?
    A. 车子的名称
    B. 形容词
    C. 菜肴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石建”是指哪个方面的寓意?
    A. 愚昧
    B. 孝道
    C. 战争
    答案: B

  3. “今日攀车复何者”这句诗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迷茫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卢纶的《送崔邠拾遗》更加侧重于政治和人际关系的探讨,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反映出两位诗人在主题和风格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行香子 七夕 行香子•小院残春 行香子•赋恨 行香子 其二 和朱少宗伯兰堣 行香子 其二 小园漫兴 行香子 偕卫中亚明兄游云居寺旧址并石经山 行香子五首 其四 和香儿词韵 行香子五首 其三 晚间上网 行香子五首 其二 江南春 行香子五首 其一 题美人落梅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平平安安 剪口 癸水 臂有四肘 一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主圣臣直 超群拔类 黍字旁的字 包含冻的成语 羊左之交 粉颈 车轮 谨身节用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