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6:41
南山
作者: 刘安世 〔宋代〕
山屏石壁共巇嵚,
外锁浮云内日阴。
岩净四时捐俗虑,
泉声一派洁尘襟。
搜吟得助骚人句,
笑傲忘归逸士心。
何日路穿松径僻,
杖藜携酒再登临。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山的山峦如同屏风,石壁陡峭而又险峻,外面锁住了浮云,里面却是阳光阴影交错。山岩清净,四季更迭中抛却了世俗的烦恼;泉水潺潺,清音流淌,洗净了我的心灵。吟咏诗句的灵感常常来自于骚人的作品,心中无拘无束,忘却归路的逸士心情。什么时候才能踏上那条僻静的松树林径,拄着拐杖,携着美酒,重新登上这南山呢?
作者介绍:刘安世,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他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陶冶情操的时期。诗人在南山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清雅,渴望能在此隐居,远离世俗的纷扰。
《南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表达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南山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与宁静。他通过对山石、浮云、泉水的描写,展现出南山的独特魅力。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南山的巍峨与阴影,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神秘;而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对世俗的抛弃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搜吟得助骚人句”的表述,诗人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古代骚人的作品相联系,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在自然中寻得心灵平静的愿望。最后的“何日路穿松径僻,杖藜携酒再登临”更是将这种渴望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未来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希望逃离世俗的愿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山屏石壁共巇嵚”中的“巇嵚”意思是?
诗中表达的心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