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9:54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
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
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在层层叠叠的仙山之中,我无法见到有缘之人。
红心的蕉树环绕着我的小屋,白额的老虎与我共修禅。
古老的树木上长满了苔藓,深崖间流淌着乳白色的泉水。
最后,我还是会回到这里,世间的事物不过如此而已。
贯休(约830年-908年),唐代诗人,原名贯休,字希文,号青溪。他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以诗歌形式深受后世喜爱。贯休的诗歌风格独特,多描写山水、禅意,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这首诗写于贯休的晚年,他常常在武夷山一带修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归隐的向往。
贯休的《怀武夷山禅师》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中呈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首句“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开篇即引入了诗人的孤独感,在这重重叠叠的仙山之间,似乎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接下来的“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蕉树的生机与白额虎的威严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自然的和谐。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幽深。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归宿,最后两句“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则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贯休禅诗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红心蕉”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世事只如然”表达了什么态度?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中的“无缘”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