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2:58
寄栖白上人
作者: 齐己 〔唐代〕
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敬意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四方都在争夺名声,而我的老师却独自在这里悠闲自得。写诗时邀请上相观赏,看着南山的雪景。内殿承受了多年恩宠,而中条的表奏又重新送回。常常因为秋天的贡客来访,反而很少能够掩门闭关。
作者介绍:齐己(约700年-约770年),字怀叔,号澄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和禅宗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齐己在隐居生活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当时士人重视名利和地位的社会风气。齐己以其隐居生活与世无争的态度,反映了对名利的冷淡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场景。开篇“万国争名地”,直指社会的浮华与争斗,展现了当时士人追名逐利的氛围。而“吾师独此闲”,则转而表现了诗人对老师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题诗招上相”,不仅是对高官的邀请,也是对诗人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表现。接下来的“看雪下南山”,更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最后两句“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薄态度,表明即使身处权臣之中,也保持一份清醒与独立。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表达了对名利的非执着,体现了道教与禅宗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看雪下南山”表达了什么意境?
“吾师独此闲”中的“闲”字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齐己的《寄栖白上人》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齐己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融合,而陶渊明则强调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与归隐的美好。
这份内容为您提供了对齐己《寄栖白上人》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