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效渊明》

时间: 2025-07-12 02:43:58

诗句

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

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

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

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

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

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

我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

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43:58

原文展示:

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我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白话文翻译:

人生本应无事,何况我有着麋鹿般的自由姿态。一旦陷入世俗的纷扰,就永远告别了山林的宁静。这次出行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温饱吗?年少时仰慕古人,深感世态炎凉。哪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还是违背了初心。春风吹拂山野,鱼鸟也感知时节。我的行程何时才能结束,目光所及是漫长的岔路。暂且借用陶渊明的话,举杯自酌,聊以自慰。

注释:

  • 麋鹿姿: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
  • 世网:比喻世俗的纷扰和束缚。
  • 林壑:指山林幽深之处,比喻隐居之地。
  • 弱岁:指年轻时。
  • 齿发迈:指年龄增长。
  • 陶翁言:指陶渊明的诗句或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批评,也有不少诗词创作。洪迈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陶翁言”指的是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其诗作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洪迈在这首诗中借用陶渊明的思想,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篇即提出“人生本无事”,强调生活的本真状态应是无拘无束的。接着,作者用“麋鹿姿”比喻自己渴望的自由生活,而“世网”则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的束缚。诗中“弱岁慕古人”一句,反映了作者年轻时对古人的仰慕,而“齿发迈,终然此心违”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初心逐渐被现实所背离的无奈。最后,作者借用陶渊明的思想,以“一觞聊可挥”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本无事”:强调生活的本真状态应是无拘无束的。
  2. “况我麋鹿姿”:用“麋鹿姿”比喻自己渴望的自由生活。
  3. “一堕世网中”: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的束缚。
  4. “永与林壑辞”:表达了告别隐居生活的无奈。
  5. “此行独何事”:询问自己这次出行的目的。
  6. “岂不为寒饥”:暗示出行的目的是为了生计。
  7. “弱岁慕古人”:反映了作者年轻时对古人的仰慕。
  8. “颇觉世好卑”: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
  9. “那知齿发迈”:指随着年龄的增长。
  10. “终然此心违”:表达了初心逐渐被现实所背离的无奈。
  11. “春风到山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
  12. “鱼鸟亦知时”: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
  13. “我行何日休”:询问自己的行程何时才能结束。
  14. “流目瞻长岐”:描绘了前路的迷茫。
  15. “且用陶翁言”:借用陶渊明的思想。
  16. “一觞聊可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麋鹿姿”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世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 拟人:如“鱼鸟亦知时”赋予鱼鸟以感知时节的能力。
  • 对仗:如“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世俗的束缚和自然的自由,作者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麋鹿姿、世网、林壑、春风、鱼鸟。
  • 详细解释:麋鹿姿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世网象征世俗的束缚;林壑象征隐居之地;春风象征自然的美好;鱼鸟象征自然界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麋鹿姿”比喻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B. 世俗的束缚 C. 隐居之地 D. 自然的美好

  2. 诗中的“世网”比喻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B. 世俗的束缚 C. 隐居之地 D.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的“陶翁言”指的是谁的诗句或思想?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诗词对比:

  • 洪迈的《效渊明》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洪迈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是研究陶渊明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山 草庵 南康县 旧将 汉武 送谛闲上人归江南 壬子元夕雨 赋赠黄介子先生 游仙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胡吹 己字旁的字 蹉跎日月 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事生肘腋 瓦字旁的字 柳开头的成语 明珠夜投 业字旁的字 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长天老日 利嘴 修书 课法 认明 狼眼鼠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