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时间: 2025-07-12 23:27:54

诗句

皖城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太史滞留终不偶,中郎制作遂无施。

二千石禄今何有,四十车书昔漫知。

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挠暮年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27:54

原文展示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王安石

皖城初得故人诗,
叹息龙媒踠壮时。
太史滞留终不偶,
中郎制作遂无施。
二千石禄今何有,
四十车书昔漫知。
海曲冷云埋拱木,
延州空挠暮年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与感慨。诗人提到在皖城得到了故人的诗作,感叹当年壮丽的时光已不再。太史所留之作与自己无缘,中郎的创作也未能施展。如今的二千石的俸禄,又能得到什么?四十车书的知识曾经是多么的渺小。海边的冷云掩埋了拱木,延州的空虚让人感到晚年的悲伤。

注释

  • 皖城:指安徽的城市,诗人回忆起与故人交往的地方。
  • 龙媒:指龙的媒介,象征着有才华的人。
  •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重要官员,诗中意指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 中郎:指年轻的官员,诗中暗指未能施展抱负。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象征地位与权力。
  • 海曲:指海边的地方,象征孤独与悲凉。
  • 拱木:指古代的建筑,象征着往日的辉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提出“新法”,影响深远;在诗歌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安石为挽留已故的陆公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及对往昔时光的感伤。陆公是一位贤良的官员,王安石对他的去世感到深深的惋惜,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陆公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王安石提到在皖城得到了故人的诗作,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追忆,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溯。接着,诗人通过“太史滞留终不偶,中郎制作遂无施”表达了对政治环境的无奈,暗示即使才华横溢也难有施展之地。

在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官职禄位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二千石禄今何有”的疑问,反映了对权势的反思。最后的“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挠暮年悲”,则用意象描绘出孤独与悲凉的情境,深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悲伤。

整体上,这首诗在抒情之中融合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以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意象,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皖城初得故人诗:在皖城,我第一次得到了故人的诗作。
  2. 叹息龙媒踠壮时:感叹当年有才华的人才辈出,时光壮丽。
  3. 太史滞留终不偶:太史的作品未能与我相遇,感到遗憾。
  4. 中郎制作遂无施:中郎的才华没有机会施展,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
  5. 二千石禄今何有:如今的二千石的俸禄又有什么用呢?
  6. 四十车书昔漫知:曾经的四十车书知识,现如今感到渺小无用。
  7. 海曲冷云埋拱木:海边冷冷的云彩掩埋了往昔的辉煌。
  8. 延州空挠暮年悲:延州的空虚让我在晚年感到无尽的悲伤。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龙媒”比喻才华横溢)、对仗(如“二千石禄”与“四十车书”)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邃哲理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人:代表着回忆与怀念,象征着失去的友情与美好时光。
  • 龙媒:象征着才华与成功,反映出对过往辉煌的缅怀。
  • 二千石: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反映出对世俗价值的质疑。
  • 海曲冷云:象征孤独与悲凉,体现诗人内心的凄楚和失落。
  • 拱木:象征曾经的成就与荣耀,反映出对过去的怀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的书籍
    • B. 古代官职的俸禄
    • C. 古代的诗歌
  2. “海曲冷云埋拱木”中的“冷云”象征什么?

    • A. 温暖的回忆
    • B. 孤独与悲凉
    • C. 美好的未来
  3. 诗人对太史的感慨反映了什么?

    • A. 对过往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古代官职的俸禄
  2. B. 孤独与悲凉
  3. B. 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友人的怀念。王安石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对比,突出对政治失意的感慨;而杜甫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对手足之情的珍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题画,雨中春树万人家。十二年前吴石明笔也 水龙吟 余始年二十馀,岁在丁未,与故人东 水龙吟 赋春雪 水龙吟 水龙吟 水龙吟 和马西麓韵 水龙吟 春思 水龙吟 水龙吟 瓶中桂花 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玉兔银蟾 长年三老 遗结尾的成语 骈首就戮 包含呵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生灵涂地 舍生取谊 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言难磬 笔墨畦径 侍问 卤盐 假仁纵敌 鱼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