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35:12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寒穴
作者:梅尧臣(宋代)
原文展示:
山头寒泉穴,净若镜面平。
熨齿敲冰冷,贮缾微玉声。
傍有野鹿迹,上啼林鸟清。
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
白话文翻译:
山顶有个寒冷的泉水穴,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用牙齿敲击冰面,发出冰冷的声音,瓶中装着微弱的玉石声。
旁边有野鹿的足迹,林中鸟儿的啼鸣清晰可闻。
我如何能再来这里饮水,况且我刚刚从病中苏醒。
注释:
诗词背景: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寒穴》是他在游览华亭时所作,描写了寒泉的清幽、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据传梅尧臣在游华亭时,感受到自然的寒冷与宁静,结合自己刚从病中恢复的状态,产生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感慨。诗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索与对身心健康的珍视。
诗歌鉴赏: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寒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篇以“山头寒泉穴”引入,引发读者对清幽环境的想象。接着通过“净若镜面平”的比喻,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宁静,而“熨齿敲冰冷”则传达出一种寒冷的触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诗中“微玉声”的描写,赋予了泉水以灵性,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秘密。接下来的“野鹿迹”和“林鸟清”,则丰富了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最后一句“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无奈,刚康复的身体使他更渴望那份清新与宁静,却又感到无从再去。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又有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