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寒草》

时间: 2025-04-26 18:42:21

诗句

寒草才变枯,陈根已含绿。

始知天地仁,谁道风霜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21

原文展示:

寒草才变枯,
陈根已含绿。
始知天地仁,
谁道风霜酷。

白话文翻译:

寒草刚刚开始枯萎,
老根却已在悄悄地吐出新绿。
这才明白天地是多么仁慈,
谁说风霜就一定残酷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草:指冬季的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艰难。
  • 才变枯:刚刚开始枯萎,说明寒草的生命力并没有完全消失。
  • 陈根:老的根茎,指的是经历了风霜的草根。
  • 已含绿:已经有了新的绿色,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 天地仁:天地对万物的关爱与包容。
  • 风霜酷:风霜的严酷,但在这里反而被质疑其绝对性。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天地仁”的表述和对风霜的反思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得,号梦得居士,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多以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为主题。他的诗歌清新而充满生活气息,注重表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晚年,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中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相辅相成,表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寒草》通过描绘寒冬中草木的生长变化,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的仁爱。诗的开头“寒草才变枯”, 让人感受到冬季的萧瑟与短暂,但紧接着“陈根已含绿”,意外地传递出生命的希望与重生的契机。这里的“寒草”不仅仅指草本植物,更是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艰难与挫折。而“陈根”的存在则让人明白,尽管外在环境艰苦,但内心的力量与坚持会带来新的生机。

“始知天地仁”一句,诗人终于领悟到自然的宽容与生命的韧性。天地的仁爱不仅体现在温暖的阳光雨露,更在于那份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结尾的“谁道风霜酷”,则是对常规观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苦难的重新解读,风霜并非绝对的坏事,有时也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让读者在感受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更深层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草才变枯:冬天的草开始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2. 陈根已含绿:老根已经开始发芽,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3. 始知天地仁: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天地的仁慈与包容。
  4. 谁道风霜酷:质疑风霜的残酷,思考其对生命的影响。

修辞手法:

  • 对比:寒草的枯萎与老根的新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生命的反复与坚韧。
  • 拟人:将“天地”拟人化,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强调自然的仁爱与生命的韧性。通过对寒草和老根的描绘,传达了在逆境中仍要寻找希望与生机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草:象征生命的脆弱、艰难。
  • 陈根:象征着经历风霜后的坚韧与希望。
  • 天地:代表自然的广阔与包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草》中的“寒草”象征什么?

    • A. 寒冷的冬天
    • B. 生命的脆弱
    • C. 自然的美丽
    • D. 风霜的残酷
  2. 诗中“陈根已含绿”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新的生命的希望
    • C. 自然的变化
    • D. 冬天的冷酷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自然的美
    • B. 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 C. 战争的残酷
    •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寒草》和杜甫的《春望》都关注自然和生命,但梅尧臣更侧重于生命的顽强,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杨谨仲监庙三首 发潭州后作 闻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韵寄审知二首 以归来后与斯远倡酬诗卷寄辛卿 呈刘子后赵行之司理舅二首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春尽 投徐运使 次韵李子永见贻 书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故宫离黍 私字儿的字 虎字头的字 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狠心辣手 耳耳 豁然开朗 布车 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光明大道 江海之士 手字旁的字 雀瓢 麻字旁的字 眶睫间 植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