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6:06
送赵将崇 {上执下心} 一首
作者: 刘克庄
边地犹防哨,中原屡失机。
君豪横槊去,吾老荷锄归。
昔被毛锥误,今恁羽扇挥。
军前需露布,陛下久宵衣。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在边疆仍需设防,中央却屡屡失去机会。
你豪气冲天地挥舞长矛离去,我已年老,只能背负锄头回归。
过去曾因毛锥的误导,今日却是这样挥动羽扇。
军营前需要披露战袍,陛下却在夜里久待未归。
刘克庄(1186年-1269年),字伯恭,号文靖,宋代诗人,后世称为“刘文靖”。他以诗歌和词作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涉及诗、词、文等,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边疆战事频繁,中央政府面临多重压力。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将军出征的感慨,体现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开头的“边地犹防哨,中原屡失机”直接揭示了国家的危机,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紧接着,诗人通过“君豪横槊去,吾老荷锄归”的对比,表达了对将军出征的敬仰和自己年老的无奈,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昔被毛锥误,今恁羽扇挥”更是展示了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无力感,似乎在告诫后人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后一句“军前需露布,陛下久宵衣”则是对皇帝的呼唤,表达了对国家统治者的期望与责任感。这种情感的层次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在简练中透着深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边地”指的是哪里?
诗人对将军的态度是?
“昔被毛锥误”中“毛锥”可以象征什么?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二者都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但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