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5:33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在孟夏时节,草木茂盛,树木环绕着我的房屋,枝叶繁茂。
众鸟欢快地在树上栖息,我也爱着我的小家。
既然耕作已经完成,种植也已结束,我时常还读我的书。
在幽深的巷子中,偶尔能见到故人的车辙。
欢声笑语中,我们畅饮春酒,采摘我园中的蔬菜。
微雨从东方而来,和着好风一同飘洒。
我泛览周王的历史,流连于《山海经》的图画。
俯仰之间,纵观整个宇宙,若不快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隐士。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化的追求,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理想。
本诗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追求,融入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开篇描绘了孟夏时节的自然景象,草木繁盛,鸟儿栖息,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这种自然的美与宁静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家园的珍视。
在生活的描绘中,陶渊明表现出勤劳与闲适的结合,既有耕作的辛劳,又有读书的悠然,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中提及的“欢言酌春酒”与“摘我园中蔬”,更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生活的温馨。
最后两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与对快乐的追求,揭示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自然景色与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的追求,强调了快乐与生命的关系,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读《山海经》 其一》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欢言酌春酒”表达了什么?
“俯仰终宇宙”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