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6:47
原文展示:
逍遥吟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诗中,“何事感人深”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感受,但“求之无处寻”则表明这种感受难以捉摸。接着,“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描绘了诗人掌握宇宙间阴阳两仪的从容,对万物变化漠不关心。后两句“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在平凡中发现不凡,而“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深奥道理的沉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逍遥吟》反映了邵雍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诗中“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宇宙间阴阳两仪的掌握,以及对万物变化的漠不关心,体现了道家思想的逍遥自在。后两句“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在平凡中发现不凡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两仪”指的是什么? A. 天地 B. 阴阳 C. 日月 D. 四季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比喻什么? A. 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B. 在困难中寻找希望 C. 在变化中寻找稳定 D. 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诗的最后一句“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感受 B. 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沉思 C. 诗人对万物变化的漠不关心 D. 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