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9
送韦瑶校书赴越
寄家临禹穴,乘传出秦关。
霜落橘满地,潮来帆近山。
相门宾益贵,水国事多闲。
晨省高堂后,馀欢杯酒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韦瑶的送别之情。诗人寄居在禹穴,乘船出秦关。秋霜降临,橘子果实满地,潮水涌来,帆船靠近山岸。相门的客人越来越贵重,水乡的事情多是闲事。清晨在高堂后静静思考,余下的欢愉在酒杯之间流淌。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大约780年,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韦瑶即将赴越的送别场合,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送韦瑶校书赴越》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高远志向。诗的开头以“寄家临禹穴”引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又暗示了他在此地的安宁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时节,霜降使橘子更显丰盈,潮水的到来则让船只更近山岸,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在这幅画面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友人即将出行的孤独与不舍。相门宾客的贵重与水乡的闲适,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暗示了朋友在他乡的生活可能。晨省高堂后,诗人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中,酒杯间的欢愉则是对友情的珍惜与回味。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姚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全诗传达了友情的珍贵与送别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出行的祝福和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诗中“寄家临禹穴”中的“禹穴”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家庭的安宁
C. 旅游的地方
“霜落橘满地”描绘了哪一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提到的“水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水乡
C. 西部山区
比较《送韦瑶校书赴越》与王之涣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姚合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对离别的哀伤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