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 其三 赋艾花》

时间: 2025-05-14 18:25:32

诗句

巧结分枝黏翠艾。

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

小簇葵榴芳锦隘。

红妆人见应须爱。

午镜将拈开凤盖。

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

约臂犹馀朱索在。

梢头添挂朱符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8:25:32

原文展示:

巧结分枝黏翠艾。
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
小簇葵榴芳锦隘。
红妆人见应须爱。
午镜将拈开凤盖。
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
约臂犹馀朱索在。
梢头添挂朱符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用艾草巧妙地编织成分枝,香气四溢,细细地在泥金边缘装点。小小的葵花和石榴花丛生,芬芳如锦,红妆的女子看到这一切自然会心生爱慕。正午的镜子下,她轻轻地拨开凤冠,醉眼朦胧,想戴却又懒得戴。她的手臂上仍然留有红色的绳索,梢头还挂着一个红色的符袋。

注释:

  • 巧结:巧妙地编织。
  • 分枝:分开的树枝。
  • 翠艾:指青翠的艾草。
  • 泥金界:泥金指用金粉装饰的边缘。
  • 葵榴:葵花和石榴花。
  • 红妆:红色的妆容,指美丽的女子。
  • 午镜:正午的镜子,形容光线明亮。
  • 凤盖:凤冠,古代女性的头饰。
  • 倚醉凝娇:倚靠着,醉意朦胧,娇媚动人。
  • 朱索:红色的绳索。
  • 朱符袋:红色的符袋,常作护身符。

典故解析:

  • 艾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艾草具有驱邪避灾的象征意义,常在端午节挂艾草以祈求平安。
  • 凤冠:古代女性的象征,通常用于婚礼或正式场合,象征地位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宗道,号白云,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特定的节令或节庆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尤其是对女子妆扮和节日的热情。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其三 赋艾花》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表现春夏交替时节的诗作。诗中通过艾草的编织与香气,象征着生命和青春的美好。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塑造出一位红妆女子的形象,展现她的柔情与懒散。正午时分,阳光明媚,光影交错之中,女子的妆容与装扮显得愈加鲜艳,仿佛她就是这春夏季节的化身。

诗中提到的“午镜将拈开凤盖”,不仅描绘了光影的细腻变化,也暗含了女子的内心世界,醉意朦胧之中,她对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朱索和朱符袋的意象,则进一步镶嵌了节庆的氛围,充满了生活的仪式感,似乎在呼唤着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情感,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渗透出人情的温暖,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青春的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巧结分枝黏翠艾:描绘了用艾草编织成的美丽形状,展现了工艺的精巧。
  • 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艾草的香气四溢,细致地装点着边缘,表现了细腻的工艺。
  • 小簇葵榴芳锦隘:葵花和石榴花交错生长,芬芳如锦,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 红妆人见应须爱:红妆女子看到这美景,自然会心生爱慕,传达了对美的向往。
  • 午镜将拈开凤盖:正午的阳光下,轻轻拨开凤冠,表现了女子的娇媚与迷人。
  • 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醉意朦胧,想要戴上凤冠却又懒得戴,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惆怅。
  • 约臂犹馀朱索在:手臂上仍然留下红色的绳索,象征着节日的气氛。
  • 梢头添挂朱符袋:在树梢上挂着红色的符袋,寓意着吉祥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艾草比作美丽的饰品,展现其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如“红妆人见应须爱”。
  • 对仗:如“巧结分枝黏翠艾,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夏交替时节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的无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艾草:象征健康、驱邪,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葵花、石榴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红妆女子:象征青春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朱索、朱符袋:象征传统节日的庆祝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艾”指的是什么?

    • A. 青翠的草
    • B. 翠绿色的艾草
    • C. 红色的花瓣
    • D. 清新的空气
  2. 诗中的“红妆人见应须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的向往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节日的热情
    • D. 对男子的爱慕
  3. “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中“倚醉”是指什么?

    • A. 倚靠着
    • B. 倚着窗
    • C. 倚着墙
    • D. 倚着树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表现女性的柔情与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词作,通过春日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张炎的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女性的美丽,而李清照则更多地通过情感的细腻表达女性的内心世界。两者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张炎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枝春 南薰诗社初集分韵得树字 一枝春 雨中杏花 一枝春 四渎合流 一枝春 忆兰曲为汪西林赋 一枝春 清明日坐柳风春水,吟艇听雨。用周草窗韵,偕两弟同作 一枝春 柳慵花困芳信将阑雨细风尖峭寒犹逼拈草窗韵寄 一枝春 一枝春 本意 一枝春 岁除感怀 一枝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页字旁的字 反咬一口 地坼天崩 皿字底的字 倒八字的字 麦字旁的字 又生一秦 凶祥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包含镣的词语有哪些 潜生 包含须的词语有哪些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鲁义姑 世路荣枯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