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二》

时间: 2025-07-28 20:44:19

诗句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4:19

原文展示: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二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书院的新景象,提到五贤祠和学宫的存在。马邵在学术上独立,不愿与他人同席而坐,似乎与道义有些不同。诗中提到“专专论的派”,暗指那些专门研究某一学派的人,这样的道理又有谁能彻底探究呢?独自学习没有师友,古代的儒者如温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在固定的规矩和标准之内,又怎么能够激起雷霆般的风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书院:指古代的学术机构,培养士人。
  • 鳌峰:象征高耸的山峰,常用以比喻高尚的志向。
  • 五贤祠:供奉五位贤士的祠堂,象征尊崇的学术传统。
  • 马邵:指北宋时期的学者马祖常,强调独立思考。
  • 专专:专心致志,表示专注于某一学派的研究。
  • 温公:指温庭筠,古代著名学者。

典故解析:

  • 马邵:马祖常的独立思想,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学术的追求与分歧。
  • 五贤:指五位有名的历史学者,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若存,宋代诗人,主攻诗词,擅长表达文人情怀与对学术的思考。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若存送别一位名为退斋的老师,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及对学术独立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书院的钟灵毓秀为背景,开篇描绘了书院的壮丽与学术氛围。诗人通过对马邵避席的描写,揭示出他对独立思考的尊重与推崇。后半部分则引出独学的艰难与孤独,表面上是对学术的深刻探讨,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学术环境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学术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独立人格的追求。通过对比,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在学术上应有的探索精神与对传统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院新鳌峰:指书院环境优美,象征学术的崇高。
  • 五贤祠学宫:强调学术传承的重要性。
  • 马邵独避席:表现马邵的独立与坚持。
  • 将无道不同:暗示学术上的分歧。
  • 专专论的派:指专注某一学派的人,暗示学术的多元性。
  • 独学无师友:强调独立学习的困难。
  • 前儒议温公:提及古代学者的观点,反映学术的传承。
  • 准绳规矩内:指学术的规范与框架。
  • 安得鞭霆风:表现对激烈学术探讨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形成对称。
  • 比喻:将学术比作高峰,强调其崇高。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与学术追求的艰难,强调在学术规范内外的探索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鳌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五贤:代表儒家文化的智慧与传承。
  • 独学:体现孤独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马邵”代表什么样的学术态度? A. 遵循传统
    B. 独立思考
    C. 追求名利
    D. 群体合作

  2. 诗中“书院新鳌峰”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书院的景色
    B. 学术的高峰
    C. 人际关系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独立思考
  2. B. 学术的高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探讨个人独立与内心追求。
  • 苏轼《题西林壁》:表现独立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林若存与陆游的作品都强调对学术的追求与个人的坚守,但陆游更关注国家与个人的责任,而林若存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学术的独立。两者各有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体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便于比较与学习。
  • 《中国古代文学史》: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春二绝句 其二 暮春二绝句 其一 怀玉山西墅 柳花 遣兴 春半 遣兴 春初奉寄海虞山北声九皋上人 春原 渔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会箕赋 铨席 打打闹闹 套头 出分 成己成物 三框儿的字 赤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燕巢于幕 乌面鹄形 包含诡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轻乔 将废姑兴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