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3:56
大运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为今阐大猷。
万里惮北上,三年喜南游。
长身古衣冠,庙眉了双眸。
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
和风颜子春,泰山邹孟秋,
一双忧世泪,溅入银河流。
相期入圣城,舍子谁当优。
奈何弃我去,荦确归途修。
我欲断中流,去棹何悠悠。
我欲息天风,别袂何飕飕。
明晨君已远,晚岁吾何求。
恐无后会期,笑作来生谋。
大运河的水流何其茫茫,海水与桑树的记忆都已消逝。
武夷山上有高大的树木,虬曲的枝条依然交错。
自古以来我曾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如今却要阐发大义。
万里路途让我畏惧北行,三年的时间让我喜悦南游。
身穿古老的衣冠,神态仍如庙宇中的圣者。
虽然与今人同处一地,却不愿与他们为伍。
和煦的春风如颜回般温暖,泰山的秋色如邹忌般壮丽,
一双忧国忧民的泪水,悄然溅入银河之流。
我们曾约定共同进入圣城,谁能为你优先?
奈何你却要离我而去,归途的路途艰难险阻。
我想在水中断流,划船又何其悠长。
我想息息天风,告别衣袂飘飘的你。
明天你就已远去,晚年我该追求什么呢?
恐怕再无相会之期,笑着为来生做个打算。
作者介绍: 林若存,字子材,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送别退斋先生回武夷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渴望共游、共识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大运河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以自然景物映射人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全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孤独感。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忧伤,又有一丝豁达,表现出一种“虽远必归”的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山脉?
“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友人》与林若存的《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但王维的诗更为简练,侧重于意境的营造,而林若存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深沉,展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的内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