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花》

时间: 2025-05-12 06:08:47

诗句

泽国春馀江树尽,柳花无数没凫翁。

每当白日飞晴雪,似与游丝逐惠风。

灞上啼莺孤驿外,隋堤归马夕阳中。

离人欲折还惊叹,空对桑条恨不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6:08:47

原文展示

诗名:《柳花》
作者:李瓒 〔元代〕

泽国春馀江树尽,
柳花无数没凫翁。
每当白日飞晴雪,
似与游丝逐惠风。
灞上啼莺孤驿外,
隋堤归马夕阳中。
离人欲折还惊叹,
空对桑条恨不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春天已经过去,江边的树木已然枯竭,成群的柳花漂浮在水面,连那在水中嬉戏的鸭子都淹没了。每当阳光明媚,白天的阳光像飞雪般洒落,似乎与游丝一起,随风飘荡。灞河岸边,黄莺在孤零零的驿站外啼叫,隋堤上,夕阳下马归来。离别的人想要折一枝柳花,却又惊叹不已,空对着桑树的枝条,心中对离别的怨恨无穷无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泽国:指湿润的地区,通常指水乡或江南地区。
  • 凫翁:指水中的鸭子。
  • 飞晴雪:形容阳光明媚,光辉灿烂。
  • 游丝:指随风飘动的丝线,形容轻柔的感觉。
  • 灞上:指灞河的岸边。
  • 隋堤:即隋朝所建的堤坝,通常指水边的堤岸。
  • 桑条:桑树的枝条,象征离别的惆怅。

典故解析:

  • 灞河:古时诗人常在此地吟咏,因而成为诗歌的常见意象。
  • 隋堤:隋朝时期修建的堤岸,历史悠久,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瓒,元代诗人,字子尧,号秋水,生于今陕西省,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幽远。

创作背景:
《柳花》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感慨,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柳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情感。开篇即以“泽国春馀江树尽”引入,描绘出春天的余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柳花无数没凫翁”,更是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繁盛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对阳光的描绘“白日飞晴雪”,将光与影的交替,温暖与寒冷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是人生中欢乐与悲伤的交错。

后面的“灞上啼莺孤驿外”则带来了孤独的情感,黄莺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离别的哀愁。夕阳归马的画面,给人一种回归与思索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而结尾的“离人欲折还惊叹”,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国春馀江树尽: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江边的树木已经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柳花无数没凫翁:柳花纷飞,鸭子在水中游动,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 每当白日飞晴雪:阳光灿烂,光芒四射,形象地描绘了晴天的温暖。
  • 似与游丝逐惠风:柳花随风飘荡,轻柔的感觉与轻快的春风相得益彰。
  • 灞上啼莺孤驿外:黄莺在孤独的驿站外鸣叫,渲染了孤独与离愁。
  • 隋堤归马夕阳中:夕阳映照下的归马,给人一种温暖与宁静,同时又有归途的感伤。
  • 离人欲折还惊叹:离别之人想折柳花,却因感慨而止步,代表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空对桑条恨不穷:面对桑树的枝条,心中对离别的怨恨无尽无穷,抒发了长久的思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飞雪,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阳光的明亮与温暖。
  • 拟人:柳花随风飘荡,似乎与游丝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作品在音韵上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代表着离别的惆怅。
  •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欢快与生命的活力,黄莺的孤鸣则更增添了离愁。
  • 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桑条:象征着与过去的联系,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瓒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飞晴雪”主要形容什么?
    A. 雪花
    B. 阳光
    C. 柳花

  3.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离愁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涉及离别主题,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李瓒的《柳花》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强调壮丽的景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瓒作品集》

以上资料为了解《柳花》的背景、意象及其艺术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该诗的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扫花游 铁仁山总宪招游城西某氏园 扫花游 扫花游 扬州个园 扫花游 扫花游·崇效寺看牡丹 扫花游 晚秋梨花 扫花游 落红 扫花游(台城春饮,醉余偶赋,不知词之所以然) 扫花游 久不得颐盦书,岁暮寄怀 扫花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仗气使酒 将护 好戏连台 天作之合 鼎峙 木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坐 流血漂橹 爬升 修心养性 天结尾的成语 淡写轻描 生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