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南春怀》

时间: 2025-04-27 03:15:28

诗句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

长歌谢金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8

江南春怀

作者: 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白话文翻译:

青春到底有多少时光,黄鸟不停地鸣叫。
远在天涯,失去了回乡的路,江边的我已鬓发斑白。
我的心飞向了秦塞的云彩,而我的影子却停滞在楚地的月光下。
我的身世与他人不同,田园早已荒芜。
岁末将至,我该向何处去呢?长歌一曲,向金阙告别。

注释:

  • 青春几何时:指青春的时间短暂。
  • 黄鸟鸣不歇:黄鸟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天涯失乡路:形容远离故乡,失去归路的愁苦。
  • 江外老华发:江边的人已年迈,白发苍苍。
  • 心飞秦塞云:心情向往远方的秦地。
  • 影滞楚关月:影子停留在楚地的月光下,暗示思念故乡。
  • 身世殊烂漫:自身的经历与他人迥然不同,生活繁华却又荒凉。
  • 田园久芜没:田园荒废已久,失去生机。
  • 岁晏何所从:岁末之际,未来去向不明。
  • 长歌谢金阙:长歌一曲,向繁华的生活告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江南春怀》创作于李白晚年,正值他游历各地、感慨身世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青春短暂、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江南春怀》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白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李白通过“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引出对青春的思考,黄鸟的鸣叫声仿佛在提醒着他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表达了因身处异乡而感到失落的情绪,“天涯失乡路”彰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心情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心向往远方,而身心却受制于现实,无法自由。李白的“身世殊烂漫”显露了他对自身经历的不满与感慨,田园的荒芜更是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结尾,李白用“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生活的告别,深刻而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春几何时:反思青春的短暂,发出感慨。
  2. 黄鸟鸣不歇:黄鸟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3. 天涯失乡路:描述因远离故乡而感到的迷失与孤独。
  4. 江外老华发:表明岁月无情,自己已然年迈。
  5. 心飞秦塞云:表达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6. 影滞楚关月:影子停留在月光下,象征思乡与无奈。
  7. 身世殊烂漫:强调个人命运的独特与复杂。
  8. 田园久芜没:田园荒芜,暗示生活的困顿与失落。
  9. 岁晏何所从: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10. 长歌谢金阙:以歌声告别过去的繁华,表达一种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春与黄鸟的鸣叫相联系,暗示青春的活力。
  • 对仗:如“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展现了对比效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故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李白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鸟:象征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 :代表故乡和归属感。
  • :象征自由与理想。
  • :象征思乡与孤独。
  • 田园:代表生活的理想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黄鸟”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青春的活力
    • C. 远方的理想
    • D. 乡愁
  2. “心飞秦塞云”中的“秦塞”指的是?

    • A. 乡愁
    • B. 理想的生活
    • C. 自由的向往
    • D. 个人的经历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 A. “青春几何时”
    • B. “岁晏何所从?”
    • C. “长歌谢金阙”
    • D. “身世殊烂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两位诗人同为唐代杰出代表,李白的诗多表现个体情感,豪放自由;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体现出沉郁的风格。比较两者的春天意象,可以看到李白的自由与理想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 应天长 其一 苏堤春晓 应天长 衬鹤柴席上送剑丞 应天长 海绡翁客秋北来,坐我思悲阁谈词,流连浃旬,吴湖帆为作图饯别。翁示新章,借其起句答之 应天长慢 秋蛩 应天长 应天长 庚申冬至 应天长 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应天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严配 齊字旁的字 天道酬勤 弋字旁的字 埋天怨地 避色 锦心绣肠 投山窜海 高字旁的字 贯彻始终 权均力敌 鼻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邑字旁的字 娇儿 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