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39
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搘床。
山乱云行曲,楼高月路长。
柴门非故国,戎马尚它乡。
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
轻微的雷声却没有下雨,风吹动着我的床。
山间的云彩在纷乱地移动,楼阁高耸,月光照耀的道路漫长。
柴门并不是故乡,戎马生涯依然在他乡。
笳声和鼓声在宁静的夜晚中显得悲伤,关山河流的思念始终无法忘怀。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景安,号贞白,宋代人。李弥逊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乡土的眷恋。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身处异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战乱与流亡的环境中,诗人常常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和音乐意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李弥逊的《池亭待月二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搘床”,以轻微的雷声和风吹动床的意象,引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接着,作者借助“山乱云行曲”和“楼高月路长”描绘了一幅复杂而孤寂的图景,展示了诗人在高楼之上,面对漫长的月光之路,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柴门非故国,戎马尚它乡”一句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柴门象征着温暖的家庭,而戎马生活的经历则让他倍感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中达到高潮,笳声和鼓声的悲切与清晦的夜色相融合,加深了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意象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在动荡背景下的心灵状态,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在异乡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轻雷不成雨
B. 柴门非故国
C. 风砌旋搘床
诗中“戎马尚它乡”中的“戎马”指的是:
A. 田园生活
B. 战斗生活
C. 旅行生活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