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於山》

时间: 2025-04-26 14:03:30

诗句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

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

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30

原文展示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
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
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白话文翻译

在庭前,兰花和玉石装点着斑驳的衣裳;
在堂上,乐器和酒杯映衬着长寿的欢愉。
白昼漫长,牙签和简册纷纷散落,
深宅大院里,豹尾的旌旗懒散地卧着。
笑谈之间,自有江山的助力,
勋业的成就,草木皆知。
为国尽忠的精神依旧在,
我的心与岁寒之时的情谊常在。

注释

  • 兰玉:指美丽的兰花和玉石,象征高雅。
  • 埚篪:古代的一种乐器,陪伴酒杯,象征宴饮和欢乐。
  • 牙签:古代文书的签条,象征文书和文献。
  • 豹尾:指旌旗上的装饰,象征威武。
  • 草木知:指自然界的草木也能感知人的勋业。
  • 忠鲠:指对国家的忠诚和坚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作品多反映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隐居之际,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和对忠诚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忠诚的坚定。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庭前的兰玉和堂上的乐器,营造出一种优雅、和谐的氛围,似乎在说,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繁华并不矛盾。接着,诗人以“永昼牙签纷简帙”描绘了白昼的漫长,以及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暗示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而后两句“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则转向对国家和个人成就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隐居的状态下,诗人依然与国家和历史息息相关。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心志的坚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庭前兰玉走斑衣:描绘庭院中兰花和玉石的美好,象征高雅的生活。
    • 堂上埚篪乐寿卮:表现宴饮的欢愉与和谐。
    • 永昼牙签纷简帙:暗示文人生活的悠闲与长久。
    • 深庭豹尾卧旌旗:展现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在。
    • 笑谈自有江山助:指笑谈之中有国家的支持与助力。
    • 勋业从来草木知:强调成就被自然所知,人与自然的和谐。
    • 许国尚馀忠鲠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依然在心。
    • 此心还与岁寒期:指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岁月的期许。
  •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和美感,如“庭前兰玉”和“堂上埚篪”的对仗。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和谐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兰玉:象征高尚和美丽。
  • 乐器和酒杯:代表欢愉与文化生活。
  • 草木: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延续。
  • 旌旗:象征荣誉和历史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感慨

  2. “笑谈自有江山助”中,江山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国家和历史
    C. 个人成就

  3. 诗中提到的“草木知”意味着什么? A. 草木可以说话
    B. 自然界能感知人的成就
    C. 草木与人无关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李弥逊则在内心情感上更为深入,展示了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寿退休丞相) 退朝望终南山 【仙吕】赏花时_香径泥融燕 送羽衣之京 水西草堂 题孙君山亭 赠杨处厚 题陈侯竹亭 游淮云寺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砺世磨钝 糹字旁的字 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官逼民反 同欲相助 首字旁的字 消息盈虚 土方 黑字旁的字 羞与哙伍 火符 买荒 放浪不拘 三撇旁的字 包含遭的成语 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转瞬之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