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20:21
渐荒寒风紧迫云飞,芦花满中洲。阅河山千劫,苍茫百感,此日神州。倦眼烽尘匝地,丧乱几时休。无限兴亡意,歌哭难酬。还认大旗红处,向斜阳低挂,不见长楸。傍东堤艇子,何事苦迟留。漫思他南来北去,对重洋无路问寰球。凭谁会,听秋声起,莫赋离忧。
寒风渐紧,乌云飞舞,芦花在中洲上满是。经历过千劫万难的河山,苍茫的神州在我心中浮现。疲惫的眼睛被战火和尘土包围,不知道这场乱世何时才能结束。心中无限对兴亡的感慨,歌声与哭泣难以互相回应。依旧能认出那面红色的大旗,斜阳下低垂,却再也看不见高耸的长楸。靠在东堤的小船上,为什么还在这里迟迟不走?无端想着南来北往的人,对着浩瀚的海洋无路可问。谁能听到秋声的响起,别再赋予我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捕捉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创作于当代背景下,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诗中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探索。
《八声甘州》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度,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动荡的国家时的复杂心情。开篇的“渐荒寒风紧迫云飞”,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映射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着,诗人回望历史,提到“阅河山千劫”,不仅是对国家沧桑变迁的感慨,更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倦眼烽尘匝地”中,诗人通过视觉意象呈现出战火纷飞的景象,表达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乱世的厌倦。接下来的“无限兴亡意,歌哭难酬”则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与无奈,个人的悲伤难以对抗国家的兴亡。
诗中提及的“大旗红处”象征着希望与奋斗,尽管“向斜阳低挂”,依然充满力量。最后,诗人发出对未来的思考,面对无路可问的重洋,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背景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倦眼烽尘匝地”中“烽尘”指代什么?
a) 战争
b) 和平
c) 自然灾害
答案:a) 战争
诗中提到“大旗红处”,这象征着什么?
a) 失败
b) 希望与奋斗
c) 过去的辉煌
答案:b) 希望与奋斗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与无奈
c) 平静
答案:b) 忧伤与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