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31:33
题法华山天衣寺
马踏红尘古塞平,
出门谁不为功名。
到头争似栖禅客,
林下无言过一生。
题目:题法华山天衣寺
在古老的边塞上,马蹄踏过的红尘依然平坦,
出门在外,谁不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奋斗?
到头来,与其争名夺利,不如做一个安静的禅客,
在林间无言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法华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代表了宁静与修行的理想。“禅客”指的是修行的和尚,常以隐居、清静的生活方式示人。诗中对比了名利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追求的反思。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共创“新乐府”,主张诗歌应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元稹的诗风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常带有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元稹的晚年,经历了官场的浮沉与个人的思考。他在此时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反思,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对功名的追逐表示了否定,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题法华山天衣寺》是元稹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出门追求功名与隐居栖息的禅客,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诗的开头用“马踏红尘古塞平”描绘了忙碌的生活画面,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观察。接着,提出“出门谁不为功名”的疑问,表现出对人们普遍追求名利的理解和无奈。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强调了内心的平和和超脱。
整首诗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元稹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诗人传达了对功名的冷静思考,最终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对当时社会的名利观念提出了质疑,具有普世的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思功名利禄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提倡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马踏红尘”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追求名利
B. 宁静的生活
C. 旅行的景象
“出门谁不为功名”中的“功名”指的是什么?
A. 声望和利益
B. 内心的平和
C. 个人的修行
诗中的“禅客”象征什么?
A. 追名逐利的人
B. 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C. 游历四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