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时间: 2025-04-26 21:45:51

诗句

避人不必武陵源,荡有芙蓉溪有荪。

弄水浇花心自远,何妨酌客两三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51

原文展示: 避人不必武陵源,荡有芙蓉溪有荪。弄水浇花心自远,何妨酌客两三尊。

白话文翻译: 不必特意去寻找武陵源那样的地方来避世,这里已有盛开的芙蓉和溪边的荪草。玩水浇花,心情自然远离尘嚣,不妨与客人小酌几杯。

注释:

  • 武陵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避世之地。
  • 荡:这里指水面上。
  • 芙蓉:荷花。
  • 荪:一种水生植物,也称荇菜。
  • 弄水浇花:指在自然环境中悠闲地活动。
  • 酌客:招待客人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一种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在与李雁湖的唱和之作中的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武陵源的理想避世之地和眼前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避人不必武陵源”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认为不必远赴他乡寻找理想之地,因为身边已有足够的美景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荡有芙蓉溪有荪”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芙蓉和荪草的存在,使得诗人感到心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最后两句“弄水浇花心自远,何妨酌客两三尊”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即使在简单的活动中也能找到乐趣,与朋友小酌更是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避人不必武陵源”:诗人认为不必特意去寻找理想的避世之地,因为身边已有足够的美景。
  • 第二句“荡有芙蓉溪有荪”: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芙蓉和荪草的存在,使得诗人感到心境的宁静。
  • 第三句“弄水浇花心自远”:表达了诗人通过简单的活动,如玩水浇花,来达到心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
  • 第四句“何妨酌客两三尊”: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与朋友小酌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武陵源的理想避世之地和眼前自然美景,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 描绘: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芙蓉和荪草,来描绘诗人心中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心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通过对比和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通过简单活动达到心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荪: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源”是指什么? A. 一个真实的地名 B.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避世之地 C. 诗人吴泳的故乡 D. 一个虚构的神话地点

  2. 诗中的“芙蓉”和“荪”分别象征什么? A. 美丽和纯洁;自然和宁静 B. 力量和勇气;智慧和学识 C. 财富和地位;权力和控制 D. 爱情和浪漫;友谊和忠诚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白雪楼有感 意难忘 雨夜 保和殿参宴见荷兰贡使亦与斯乃前牒所无也诗以识之 发北巡向顺安 入关杂咏 其三 入关杂咏 其二 入关杂咏 其一 登乐民楼 望登莱 廿二日登金沙峰观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海市蜃楼 像心适意 天瞔 僻幽 霜轮 骋怀游目 包含涤的词语有哪些 勤能补拙 目断鳞鸿 鼎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毒泷恶雾 鬯字旁的字 种祉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