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雨叹十解 其一》

时间: 2025-07-12 21:24:41

诗句

雨入秋宵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

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千万万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24:41

原文展示:

秋雨叹十解 其一
雨入秋宵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
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千万万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雨夜,雨水滴落到天明,令人难以分清这雨是有意还是无情的。若是说这雨不打扰愁苦人的梦,为什么还要发出那么多声响呢?

注释:

  • 雨入秋宵:秋天的夜晚,雨水进入了这个季节。
  • 滴到明:雨水一直滴落到天亮。
  • 不知有意复无情:不知道这雨是有意要传达什么,还是无情地打扰人。
  • 搅愁人梦:打扰那些忧愁的人梦境。
  • 千千万万声:形容雨声浩瀚,数量之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搅愁人梦”可以看作对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梦”这一意象的延续,表达了人们在秋雨中常常感到的忧愁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雨叹十解 其一》通过描写秋夜的细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两句“雨入秋宵滴到明”,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持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而“若言不搅愁人梦”的提问,则进一步引发读者对雨声的思考,雨声是自然的声音,却也成为了心灵的搅扰,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挣扎。这种矛盾感在诗中反复出现,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为许千千万万声”,不仅说明了雨声的数量之多,也暗示了生活中种种琐碎的烦恼。整首诗在细腻的感受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叹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入秋宵滴到明:秋季的夜晚,雨水滴落不止,描绘了一个悠长的夜晚。
  2. 不知有意复无情:诗人对雨的情感产生困惑,不确定雨是有意传达情感,还是无情地打扰。
  3. 若言不搅愁人梦:质疑雨声是否真的不影响愁苦人的梦境。
  4. 为许千千万万声:雨声的数量之多,反映出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雨赋予情感,表达人与自然的情感对话。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也有对生活困扰的无奈,表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愁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着凋零、忧伤的季节,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愁苦与情感的纠缠,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 :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秋宵”是指哪个季节的夜晚?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人生的孤独与愁苦
    C. 友谊的珍贵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雨的细腻感受,但春雨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情感基调较为积极。
  • 《秋雨叹》:与杨万里的秋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忧愁,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杨万里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庐山瀑布 忆扬州 春雨 晋冬至初岁小会歌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 祖道赵王应诏诗 祖道征西应诏诗 励志诗 轻薄篇 鹪鹩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门如宾 鬥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包含朽的成语 荡为寒烟 三点水的字 立马盖轿 瓜字旁的字 打退堂鼓 心存目替 窄窄别别 中外驰名 弃责 乚字旁的字 与世无争 向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