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4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42:51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浔阳泛舟的情景。大江分成九条水流,广阔无边,形成了水乡的景象。船夫乘着顺流而下的水流,往返于浔阳之间。因而我在湖面上漂流,经过了三湘地区。观看波涛汹涌,令人感慨屈原的悲痛。魏国的阙楼仍然在心中,金门的诏书也不会被遗忘。遥远地怀念上林的雁,冰河解冻后又重新翱翔。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皆为田园诗派的代表。孟浩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创作于孟浩然游览浔阳江时,正值盛夏,江水丰盈,诗人借舟行之便,抒发心中的感慨,回忆历史,寄托对故国的浓厚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水乡的辽阔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开篇的“大江分九流”直接引入了壮阔的水景,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江河之中。接着,舟子的形象出现,带有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诗人以此引出自己在水乡漂流的状态,既是对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的反思。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两句,情感浓厚,诗人通过观察江涛的壮丽,联想到屈原的悲痛,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哀悼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这里不仅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体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最后的“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由外而内,由景及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形成了宁静致远的诗意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自由的渴望,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流”指的是什么?
“吊屈痛沉湘”中的“屈”指的是谁?
诗中“遥怜上林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孟浩然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田园诗的风格,但孟浩然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王维则更强调内心情感的沉淀与哲理思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了唐代诗歌的两种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