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其三 忆南中风物》

时间: 2025-07-27 22:32:00

诗句

云髻好、且莫误横波。

薄薄纱笼黄胜靥,迢迢带水绿于罗。

儿女绛唇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2:00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忆南中风物
饶宗颐

云髻好且莫误横波。
薄薄纱笼黄胜靥,
迢迢带水绿于罗。
儿女绛唇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南方风物,云髻的女子不应被横波所误,薄薄的纱衣衬托出她的黄脸庞,远处的水与绿意交融,显得格外迷人。那些儿女们的红唇艳丽,似乎在诉说着南方的风情。

注释:

  • 云髻:古代女子盘发的样式,象征着美丽和优雅。
  • 横波:指的是水波,形容女子的眼波,暗指美丽的目光。
  • 薄薄纱笼:形容轻薄的纱衣,给人以轻盈之感。
  • 黄胜靥:指的是女子的脸色,胜过黄昏的光彩。
  •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 带水绿于罗:水的倒影与绿色植物交织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景象。
  • 儿女绛唇多:形容年轻女子的嘴唇红艳,富有青春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从中可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及对南方风物的热爱,体现了南方的自然风貌与人情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饶宗颐(1899-1992)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际,诗人借用南方的美景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 忆南中风物》是一首充满生机和美感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南方女子和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作者对南方风物的深切怀念。诗的首句“云髻好且莫误横波”,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的波光巧妙结合,传递出一种朦胧而又明晰的美感。接下来的“薄薄纱笼黄胜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更通过轻薄的纱衣与光彩斑斓的脸庞,展现出一种轻盈的韵味。

“迢迢带水绿于罗”,在此句中,作者利用“迢迢”传达出远离的感觉,而“带水绿于罗”则让人仿佛看见了水面与绿色植物的交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儿女绛唇多”则是对年轻女子们的赞美,红唇的生动形象,更添诗的活泼气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清新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南方风物的美丽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南方自然与人情的深情眷恋,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髻好且莫误横波:云髻的女子美丽动人,但不要被水波的美丽所迷惑。
  2. 薄薄纱笼黄胜靥:轻薄的纱衣映衬出女子更胜黄昏的美丽脸庞。
  3. 迢迢带水绿于罗:遥远的水面与绿色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4. 儿女绛唇多:年轻女子们的红唇鲜艳,增添了生活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与自然的景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流畅悦耳。
  • 意象:使用“云髻”、“纱笼”、“水绿”等意象,构建出清新自然的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南方美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髻:象征着青春和美丽。
  • 纱笼:轻盈的感觉,代表着柔美。
  • 水绿:自然景色,象征着生机和清新。
  • 绛唇:青春的象征,代表着活力与生命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南方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云髻”指的是: A. 山峰
    B. 女子的发型
    C. 水波
    D. 花草

  2. 填空题:诗中的“薄薄纱笼”形容的是___(请填入相关内容)。

  3. 判断题:诗中的“儿女绛唇多”表达了对年轻女子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B
  2. 轻薄的纱衣

相关查询

迎鸿 待燕 采桑 夏日閒居 送外赴金陵 病中忆外 因堂上病重偶成寄外 寄妹婉卿即步原韵 送外赴蜀 春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母 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鸡头 凵字底的字 鼻字旁的字 尤物移人 比字旁的字 廓达大度 包含哈的词语有哪些 岩墙之下 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鮝鹤 包含履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一呼百应 旡字旁的字 曜仪 席卷宇内 要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