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25
忍攀杨柳繫征鞍,男子桑蓬逸处难。
儿代课书休寄忆,亲能勿药便平安。
连云蜀栈千寻上,捧日皇途一例看。
领袖功名应不远,他年禄养好承欢。
我忍心攀着杨柳,把征鞍系在上面,
男子汉在桑树蓬中游荡实在艰难。
孩子们读书的日子不用再寄托思念,
亲人们能不再忧虑,便可安然无恙。
连绵的云层上蜀道千寻难行,
捧着朝阳的皇途一同观赏。
追求功名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等到将来有了俸禄,便能享受荣华。
作者介绍:陆懿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反映当时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赴蜀的时刻,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盼,同时呈现了出征者的艰难与对未来的希望。
《送外赴蜀》是一首极具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开篇以“忍攀杨柳繫征鞍”引入,柳树象征离别之情,征鞍则寓意友人的出征。接着“男子桑蓬逸处难”,暗含出征艰难,乡村生活的安逸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惋惜与牵挂。随后,诗人转向家中孩子的学习,表示对亲人的安慰,渴望他们能无忧无虑,体现出对家庭和睦的期盼。接下来的“连云蜀栈千寻上”,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同时也暗示出征者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但“捧日皇途一例看”则展现了希望与美好的未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祝愿。最后两句,诗人寄予友人以功名和荣华的美好愿景,表明对未来的信心与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反映了人生旅途的艰难与对未来成功的渴望,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忍攀杨柳繫征鞍”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蜀栈”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懿淑的《送外赴蜀》和李白的《送友人》均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陆的诗更注重对家庭的牵挂,而李白则着重于友谊的深厚与旅途的艰难。两者虽同为送别,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