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46
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
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
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
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
被俘的人走过万里路,憔悴得在春天里度过了三年。
头发因忧愁而变白,衣服沾满了京洛的尘土。
钟声悲叹着离去的楚国,眼泪随会聚的秦国而流。
既然告别了平吴的利益,终究成为了失去归路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让,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常以抒情见长,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以个人的遭遇为背景,表达对故国的眷恋与无奈。诗中流露出对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悲伤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作为俘囚的困苦境遇,展现了他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两句,直接点明了个人经历的艰难。接下来的“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头发因忧愁而变白,衣服沾满了尘土,展现了他在外漂泊的辛酸。
而“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则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诗人以钟声的悲鸣来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最后两句“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则是对自己失去归属感的深刻反思,既是对战争带来的失落感的痛惜,也是对未来迷茫与无助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位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无奈而孤独,显现出个人命运的悲剧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俘囚经万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忧愁 C. 喜悦
“发改河阳鬓”中的“发”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眼泪 C. 衣服
诗中提到的“钟仪”象征着什么? A. 喜庆 B. 离别的悲伤 C.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