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7:36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回忆在匡庐的日子,正值秋风习习的八月。
松树的声音在虎溪寺响起,塔影映照在雁门寺的后面。
我走在碧绿的葳蕤小径上,吟咏着香气四溢的荷花池。
什么时候能回到那熟悉的泉水和石头旁,洗净我的心灵和肠胃。
“匡庐”是著名的山水名胜,历史上常吸引文人墨客前往游览。诗人齐己在唐代时,正值山水诗盛行,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的“虎溪寺”和“雁门师”都是历史悠久的寺庙,显示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作者介绍:齐己(约779—843),字景文,号隐居,唐代著名的僧人及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诗人游历匡庐山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他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忆在匡庐日》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齐己通过对匡庐山的回忆,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用“秋风八月时”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意境,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风袭来的凉爽。接着,诗人描绘了松声和寺庙的景象,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愉悦。诗中的“吟”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最后一句“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更是表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以清澈的泉水和坚实的石头来洗涤内心的烦恼,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心灵归宿的追求,令人深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人回忆的地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虎溪寺”与“雁门师”分别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