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39
良夜如清昼,幽人在小庭。
满空垂列宿,那个是文星。
世界归谁是,心魂向自宁。
何当见尧舜,重为造生灵。
在这样的宁静夜晚,仿佛是白昼一样清明,幽静的人在小庭院里徘徊。
满天星斗悬挂,哪一颗是文星呢?
这个世界究竟归谁所有,我的心灵向往着宁静。
什么时候能够见到尧舜,重新创造出世间的生灵呢?
作者介绍:齐己,字良士,唐代诗人,擅长五言、七言诗。齐己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月下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人们内心宁静的向往。
《月下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月光下的宁静小庭中,感受着清夜的美好,内心却浮现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的“良夜如清昼”勾勒出一种超然的意境,夜晚的宁静和明亮使人感到身心的舒畅。随之而来的“满空垂列宿”则通过星星的意象,引导读者的视线向上,象征着诗人对文化与知识的向往,尤其是对“文星”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出了对世界归属的疑问,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心灵的宁静似乎只能在理想的统治者——尧舜时代中找到,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向往,更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最后一句“重为造生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重现尧舜时代的理想社会,重新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生灵。这种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月下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宁静的夜景,也深含对历史与理想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良夜”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夜晚
B. 灾难的夜晚
C. 普通的夜晚
D. 刺激的夜晚
诗人渴望见到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吕洞宾
C. 尧舜
D. 李白
“心魂向自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宁静的渴望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功名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