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

时间: 2025-04-23 01:46:51

诗句

亭亭青琅玕,冰霜崔嵬心。

虽无桃李姿,知非柴荆林。

凉风西南来,清圆弹空音。

其谁齐彭殇,相从山之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46:51

原文展示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

亭亭青琅玕,冰霜崔嵬心。
虽无桃李姿,知非柴荆林。
凉风西南来,清圆弹空音。
其谁齐彭殇,相从山之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的情操与境界。青琅玕(琅玕是一种名贵的石头)挺立得很高,心中虽有冰霜的冷峻,却显得崔嵬(高耸而峻峭)。虽然没有桃李那样的娇艳姿态,但我知道自己并非平凡的柴荆树。凉风从西南吹来,清脆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谁能与我比肩彭殇(古代神话人物,常指与神仙齐名的人),在这山阴之处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亭:形容物体直立而高耸的样子。
  • 琅玕:一种名贵的美玉或石头。
  • 冰霜崔嵬:比喻内心的清冷与高洁。
  • 桃李姿:指桃花和李花,象征美丽与风华。
  • 柴荆林:指普通的树木,象征平凡与无名。

典故解析:

  • 彭殇:古代神话人物,常与神仙并提,象征高洁与卓尔不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感悟,表达了他在高洁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亭亭青琅玕”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高洁的意象,琅玕的特质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人格。诗中提到“冰霜崔嵬心”,显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清冷而高耸的,反映出其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人用“桃李姿”与“柴荆林”进行对比,表明自己虽然没有如桃李般的姿态,但也不愿意甘于平凡,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

“凉风西南来,清圆弹空音”一句,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伴随着凉风吹来的清音,仿佛是在诉说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宁静。最后,诗人提出“其谁齐彭殇”,是对理想的追寻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群山之阴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透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传达出一种高洁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界的自我认知与超然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亭青琅玕:诗人以“亭亭”形容青琅玕的高耸,暗示一种清高的理想。
  2. 冰霜崔嵬心:内心如冰霜般冷静、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3. 虽无桃李姿:自谦之语,表明自己虽不如桃李般娇美,却有自己的价值。
  4. 知非柴荆林:自我肯定,强调自己并非普通的存在。
  5. 凉风西南来:描绘自然景象,营造一种清凉的氛围。
  6. 清圆弹空音:清脆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心灵的透彻与自由。
  7. 其谁齐彭殇: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渴望与高人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我与青琅玕相提并论,强调高洁。
  • 对仗:如“桃李姿”与“柴荆林”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高洁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琅玕:象征高洁与珍贵。
  • 冰霜:象征冷静与坚韧。
  • 桃李:象征美丽与繁华。
  • 凉风:象征自然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亭亭青琅玕”中“亭亭”指的是什么?

    • A. 形容高耸的样子
    • B. 形容花朵的色彩
    • C. 形容风景的美丽
  2. 诗人将自己比作“琅玕”,意图表达什么?

    • A. 自谦
    • B. 自豪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上的表达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五 采桑子(席上送少游之金陵) 采桑子 丁香盛开,聊填一阕,以念家乡 采桑子 忆甲午北上过方顺桥,咏雏妓弹琵琶,有句“身与琵琶一样长”,稿已佚,以词纪之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舟泊南康,望庐山,用钱介维韵 采桑子 有寄 采桑子 其三 采桑子 其一 寄默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境 齿字旁的字 心不由主 韸子 寸字旁的字 原鸰 渊明体 支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军临城下 高阳酒徒 景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卝字旁的字 服结尾的成语 鱼信雁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