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8:23
饮酒四首
作者:苏轼 〔宋代〕
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
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
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饮酒时的情景:左手握着蟹螯,举杯望向天空。大自然赐予这样的美好事物,能够让我洗去心中的忧愁。山川似乎也变得恍惚,鱼儿和鸟儿都显得悠闲自在。客人来了,我的酒壶自然倾倒,却又舍不得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文献中的典故,但“天生此神物”可以理解为自然赐予的美好事物,反映出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人世忧愁的超脱。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
创作背景: 《饮酒四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在此地生活清贫,但心态却愈加豁达,常以酒助兴,借酒消愁。借此诗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作者的心境。诗中左手持蟹螯,右手举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饮酒图,寓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苏轼在此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提到“天生此神物”,显示了他对自然的感恩和享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通过描写自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意象使人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心境,仿佛在喧嚣的世俗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最后两句“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间”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尽管有客人到来,心中却舍不得离去,显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蟹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愁
B. 美味与享受
C. 朋友
“山川同恍惚”中的“恍惚”指的是什么状态?
A. 清晰明了
B. 模糊不清
C. 充满生机
诗中提到的“客至壶自倾”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友情的珍惜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饮酒》与苏轼的《饮酒四首》都表现了对自然和饮酒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而苏轼则在饮酒中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