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16
原文展示:
再次前韵六首 张嵲 〔宋代〕
若认诸空犹是妄,莫言众有便非真。 今朝试遣木居士,问取头陀庵里人。
白话文翻译:
如果认为一切皆空仍然是妄念,不要说万物存在就不是真实。 今天我派遣木制的居士,去询问那头陀庵中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约1096-1148),字子厚,号南轩,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涉及佛教思想的诗作。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空”与“有”的哲学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探讨佛教哲学时所作,通过木居士与头陀庵里人的对话,表达了对“空”与“有”的理解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佛教哲学中的“空”与“有”的概念。首句“若认诸空犹是妄”,表明作者认为单纯地认为一切皆空仍然是妄念,暗示了“空”并非绝对的虚无。第二句“莫言众有便非真”,则指出万物存在也不是不真实,强调了“有”的实在性。后两句通过木居士与头陀庵里人的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对“空”与“有”的理解,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佛教哲学中“空”与“有”的探讨,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思考,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深刻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诸空”指的是什么? A. 一切皆空 B. 万物存在 C. 错误的观念 D. 佛教的修行 答案:A
诗中的“木居士”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智慧 B. 佛教的修行 C. 错误的观念 D. 万物存在 答案:A
诗中的“头陀庵”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智慧 B. 佛教的修行 C. 错误的观念 D. 万物存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