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59
探春慢(修门度岁,和友人韵)
作者:周密〔宋代〕
彩胜宜春,翠盘消夜,客里暗惊时候。
翦燕心情,呼卢笑语,景物总成怀旧。
愁鬓妒垂杨,怪稚眼渐浓如豆。
尽教宽尽春衫,毕竟为谁消瘦。
梅浪半空如绣。便管领芳菲,忍孤诗酒。
映烛占花,临窗卜镜,还念嫩寒宫袖。
箫鼓动春城,竞点缀玉梅金柳。
厮句元宵,灯前共谁携手。
春天的景色如画,夜色逐渐消散,客人在此时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燕子已飞回,心情渐好,欢声笑语中,眼前的一切都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绪。
愁苦的鬓发与垂杨相互妒忌,年轻的眼睛愈发明亮。
纵然春衫已宽,究竟为谁而消瘦?
梅花在空中如刺绣一般飘荡,春光如芳菲般洋溢,我却只能独自品味诗酒。
烛光映照着花朵,临窗对镜,仍然想念那嫩寒的宫袖。
笛声和鼓声响起,春城被点缀得如同玉梅金柳般美丽。
元宵佳节,灯下与谁携手共度?
作者介绍:周密(1232-1298),字子瞻,号梅溪,宋代词人和散文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他的作品常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性化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季,正值元宵佳节,作者与友人共度佳节,感慨万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往事的怀念,情感深厚而细腻。
《探春慢》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春日美好的向往。开篇以“彩胜宜春”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绚丽多彩。接着,作者描绘了欢快的景象,燕子归来,笑语盈盈,似乎一切都在唤醒春天的生机。然而,随着词句的展开,愁苦的情感逐渐显露,作者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愁鬓与垂杨相互妒忌,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往昔的追忆。
在“尽教宽尽春衫,毕竟为谁消瘦”中,词人直面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春光虽美,却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接下来的描写如“梅浪半空如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又与孤独的诗酒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叹。最后,词人以元宵的灯火和佳节的氛围,带出对过往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词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梅浪半空如绣”运用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和意象的生动性;“映烛占花”则体现了独特的生活情趣。
主题思想:全词围绕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交织,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融合了对友情、爱情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探春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翦燕”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映烛占花”中的“烛”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周密的《探春慢》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关注国事与民生的忧虑。周密的词中充满了对青春的感慨和怀旧之情,而杜甫的诗则在春景中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