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22
岸草江花万古春,
感今怀昔最伤神。
不知一片垂虹月,
照却凭栏几许人。
岸边的草和江边的花,万古以来都在春天中绽放。感慨如今,怀念往昔,最让人心伤。无从知晓一轮明月下的垂虹,照亮了凭栏而立的人有多少。
周密(约1230年-1290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的动荡年代,作者在写作时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失落,因此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周密的《登垂虹亭二首 其二》以自然景观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索与对过往的追忆。首句“岸草江花万古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永恒,仿佛在说,江边的草和花在春天的滋养下,历经千古依旧美丽。这种自然的恒常与人事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开启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接下来的“感今怀昔最伤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感慨。面对如今的现实,诗人常常陷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中,感受到一种不可逆转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让人感同身受,尤其是对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心痛。
最后两句“不知一片垂虹月,照却凭栏几许人”则通过月光下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月亮的光辉照耀着那些凭栏而立的人,象征着人们在追忆与等待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这里似乎在问,多少人在这样的夜晚,独自思绪万千,感怀往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映衬下,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万古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长久
B. 生命的循环
C. 江边的景色
D. 诗人的心情
“感今怀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望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满足
D. 对他人的羡慕
诗人用“垂虹月”来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孤独
D. 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