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33:24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日暮江边一小儒,空怜未有白髭须。
马融已贵诸生老,犹自容窥绛帐无。
一种吟诗号孔徒,沧江有客独疏愚。
初筵尽辟知名士,许到风前月下无。
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今日宾阶忘姓字,当时省记荐雄无。
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3:24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作者:赵嘏 〔唐代〕
琴酒曾将风月须,
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
犹暇怜诗爱酒无。
东省南宫兴不孤,
几因诗酒谬招呼。
一从开署芙蓉幕,
曾向风前记得无。
遥闻桂水绕城隅,
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
清秋拟许醉狂无。
日暮江边一小儒,
空怜未有白髭须。
马融已贵诸生老,
犹自容窥绛帐无。
一种吟诗号孔徒,
沧江有客独疏愚。
初筵尽辟知名士,
许到风前月下无。
望断南云日已晡,
便应凭梦过重湖。
不知自古登龙者,
曾有因诗泥得无。
早游门馆一樵夫,
只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
思言记得颍川无。
孔融襟抱称名儒,
爱物怜才与世殊。
今日宾阶忘姓字,
当时省记荐雄无。
僻爱江山俯坐隅,
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
肯向三清慰荐无。
膺门不避额逢珠,
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
趋庭曾荐祢生无。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琴酒和风月,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提及谢公的名迹,暗示对才子佳人的追慕与留恋。作者询问杨中丞在高位后是否依然热爱诗酒,传达出对高官显贵生活的反思与质疑。
东省南宫的兴起并不孤单,诗酒往来似乎有些轻浮。开署后的芙蓉幕似乎还记得往昔的欢乐。桂水环绕的城隅,江山如画,诗人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中夹杂着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日暮时分,一位年轻书生空自惆怅,未曾有白发的他却已开始思索人生的无常。马融已为人所敬重,但他仍在细心窥探世事。诗中提到的孔子门徒吟诗,沧江之畔独自沉思,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对神仙的询问结尾,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赵嘏,唐代诗人,字景纯,号醉吟生,生于公元约663年,卒年不详。赵嘏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江南美景和人情。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生活的繁华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相互交流频繁,诗酒文化盛行。诗中提到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气息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杨中丞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琴酒、风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表现出文人间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时,借助谢公的名迹,表达了对名士生活的向往。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关注到权位与名声之后的孤独,质疑人在高官显贵后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的转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描绘江山美景的同时,诗人又引入了年轻书生的形象,反映出作者对年轻人的期待与忧虑。尤其在提到马融、孔融等历史人物时,诗人不仅是在追忆历史,也是在反思现实,表达出对才华与名声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节奏明快,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也有对人事无常的感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对权位与名声所带来的孤独感到深思。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致的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琴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高官显贵”的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