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15:58
几点朝来小雨斜,未应造物妒山家。
陡惊春报千林信,拟问天留数日花。
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
彩云过眼真如梦,著意追摹岂好夸。
早晨的小雨斜斜地落下,似乎并不是天意要妒忌这山中的花草。
突然听到春天的消息,传来千林的信号,想要询问天空:能否多留几天的花期?
画物的技艺如今已需依靠老练的笔法,难道能在何处找到灵动的芽根?
彩云在眼前掠过,真如梦幻一般,若是刻意追求描摹,又何必自夸?
诗中提到的“春报千林信”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到来,古代文人常以春为生机的象征,这里暗含了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感叹。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骥,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主攻诗词。其作品大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事的关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以瑞香花为题,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敏感。前两句以“几点朝来小雨斜”开篇,营造了一个清新而温柔的春晨意境,细雨轻扬,使得自然界显得更加生动。接下来“未应造物妒山家”则引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诗人似乎在为大自然的美丽辩护,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期望。
“陡惊春报千林信”一句,展现了春天来临的信号,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诗人对于花的期待和对时光的珍惜在此刻达到了高潮。接下来的“写物只今须老笔”,则隐含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技艺的自省与追求。
最后的几句,诗人以“彩云过眼真如梦”所描绘的瞬息万变的自然,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梦幻。整首诗在对自然的赞美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似乎在感慨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而难以把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透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深刻关系。
诗中提到的“几”指的是:
A. 一点
B. 几点
C. 零星
“陡惊春报千林信”中的“春”指的是:
A. 春天
B. 青春
C. 春水
诗人希望天留数日花,这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渴望
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生命的短暂,而苏轼和李白则更多地通过夜景与酒意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