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6:55
老作黄冠返旧山,尚支驿料破衙官。
孤臣毫发皆君赐,独坐风廊不觉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年老后回到故乡的情景。他仍然在为破旧的官府工作,心中满是对主人的感恩。即使身处寒冷的风廊,他也未曾感到寒意,反而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恩泽的感激中。
诗中提到的“黄冠”象征着古代士人的尊严与身份,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地位和现今的落魄。这里的“孤臣”则表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恩惠的感激,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诚和恩德的重视。
刘克庄,字仲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之际,诗人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内心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的追忆。开头提到的“老作黄冠”,不仅描绘了诗人年老的状态,也映射了他曾经的辉煌。虽然现今身处破旧的官府,诗人依旧保持着对主人的感恩之心,这种忠诚在古代士人的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
“孤臣毫发皆君赐”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君主恩德的深切感怀,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主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独坐风廊不觉寒”,则描绘了诗人孤寂的状态,尽管环境严寒,他却因心中充满对主人的感激而不觉寒冷,体现了内心的温暖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展现了一种凄凉而又不失尊严的情感,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怀有高洁的情操。
这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老作黄冠”与“独坐风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同时,诗中隐含的比喻,如“孤臣”象征的忠诚,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主人的感恩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坚韧和高洁情操。
“老作黄冠”指的是:
A. 年轻的官员
B. 年老的文人
C. 破旧的衙官
诗中提到的“孤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忠诚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独坐风廊不觉寒”体现了诗人的:
A. 无所畏惧
B. 内心的温暖
C. 对寒冷的适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显得沉重与内敛,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在此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